~佛七講話~ 主法和尚開示

永藏法師佛七開示~2016年10月

回目錄

10/07 圓滿香

最近有一位來自苗栗某寺院的男眾年輕法師(大概三十多歲)來打佛七,每天都有和我小參,他覺得需要將問題請教別人以增加認知,所以未來他將會是一位「佛門龍象」。因為首先他不會認為他是比丘,而我是比丘尼。因為在大陸而言,比丘是大僧,比丘尼是小僧,在台灣比較不會有這種比較的分別心,這就是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們的共業。

有如當今家庭的父子關係,明明是爸爸地位大,兒子地位小,然而卻顛倒了,不但是爸爸賺錢給兒子補習、生活用,還要父母親當司機接送孩子上下課,倒是爸媽當起孝子了。現在這個娑婆世界,這些倫理關係有點紊亂了,其實五濁惡世(娑婆世界)到後來好像是非曲直難辨識了,只要敢言、敢大聲、敢罵人、敢打人,就自以為是對的。如果大家能理法(應有的法),能清楚大小輩分、誰是父母、誰是師長、誰是長輩、晚輩,所謂『倫理』,能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名份、關係、條理,自然就能理法。

在佛法裡什麼是事?什麼是理?我們要事理分明、理事圓融,不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就能夠完全包括進來。高僧大德說:一句《阿彌陀佛》就能把全部的法都收進來。那是我們必須要先吸收進來,就像我們的手機,也要灌入應用程式,之後還要有密碼才能使用。然而這法的密碼就是《阿彌陀佛》四個字,等於六字四字全收了!

我們必須自己先養成,今之所以能承蒙大師常住的慈悲,讓我們在這裡一起共修,回去後平常在家仍然要精進,各種機會我們能學習就把它學起來,等到機會因緣到了,它就能為你所用。

念佛若是有迴向給冤親債主,他一定收得到,而且他會回訊息給你讓你知道。《金剛經》有講:『所有法皆是空性的智慧』,一旦我們的心裡有那一種念頭,法界必定感應到。有如我們心裡有什麼念頭,佛也一定知道,而且我們也知道。

我們來學習念佛,可加強能控制善的力量,來念佛可強大自己的覺性(覺的力量),因為內心會起各種念,過去所造諸種善惡的業,有時我們習氣不好,若有他人說到我們不好的地方,耳根一聽覺到馬上就起瞋念,而我們的覺性會顯出來告訴我們不可這樣,因此而降伏了此瞋念。

就像是一個小孩不守規矩要吵鬧,但我們叫他要乖、不可吵、要守規矩,他就會馬上停止,這是小孩的定力很好,因為大部分小孩的吵鬧我們無法控制,這就是劣根性,而我們的劣根性就像這位不懂事的小孩,我們來念佛修行就了解知道。因為自己的力量不夠,所以要靠共修的力量,才能夠控制自己的心念,其實共修是在培養正面的力量(覺的力量),正面的力量(踩剎車的力量)若不夠,就會被負面的力量拉過去,這就是所謂的《業力》。所以願力是我們發願下次再來修,願力一直增強,修行力也會一直增強,成佛就越快。

把心調好安住在佛號上,也要觀想阿彌陀佛放光,加持在你的身上,讓你血液循環暢通,念阿彌(吸氣),念陀佛(吐氣)。其實血液是靠氧氣在前面開路的,所以調息後就慢慢不痛了,血液氧氣夠就不痛了,痛就是不通,通則不痛。

家庭教育教導我們『小孩子有耳無嘴』,就是教我們耳朵聽到了什麼之後不要隨便亂講。念佛人要做到不講其實很容易,只要起心動念都能覺照得到,所以有些人想法比較多,而有些人想法比較單純,這些都是從小養成的,環境養成的,所以一旦出家了,就要把自己當成是剛出生的嬰兒,要學會《沒有我》,把自己當做空掉了,過去的我已歿了,現在則是另一個剛出生的我,我什麼都不會,師長教什麼我就學什麼,要如此才能重新學起。但畢竟是沒有真正歿去,於是會偶有死而復生的感覺。

舉例像是在家或出家讀佛學院的學生,在學校時很中規中矩的當學生,但如果放香後回到家中、或是下山,就完全不同於在學校時,像這樣就是功夫沒學到。

在這裡打佛七這幾天,就是要培養你,在任何時間,包含睡覺也要念佛。而且在這裡讓你沒有喜怒哀樂,回去之後就會有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愛、惡六情,身、口、意圓六情,淨化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回到紅塵世間。

大師講『人間佛教』是有念佛的。人間佛教的念佛,比一般念佛還要更多時間念佛,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念佛,這才是真正的念佛。大師所謂人間佛教,真正的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,遂而這個覺念的培養,是有益於耳根觸覺的靈敏,心裡起心動念亦很靈敏,如果是好的起心動念,那是因為過去習性還不錯,如果是不好的起心動念,則自己要先覺照,而且不要向外攀緣怪別人。應先思慮自己的意念為什麼會這樣?為何同樣一句話,我聽到的是這樣的意思,而他人聽到的卻又是另一種意思呢?能這樣思考、檢討才叫自覺。

大師講的人間佛教的行者,平常就是要這樣自覺的生活。所以大師不會強調,你要去禪修到開悟,或念佛念得念佛三昧。

人間佛教的修行者,就是整個生活中都是在念佛,或是跟禪很相應,則整個日常生活都在禪定當中。在佛光山大師並沒有特別約定我們,一定要念佛或一定要禪修,給我們很大的空間。我們是處在八中間,但是不要彼此互相批評,因為念佛是佛說的,禪修也是佛教的,都是佛陀教的。

在娑婆世界的眾生,就是會有這種習氣,一旦受到攻擊就想反擊,大家眼睛只看到別人的短處,卻不知要反觀自己。來修行就要把自己的心眼打開,這一句阿彌陀佛,把你的心眼打開,你才能關照到行、住、坐、臥當中,喜、怒、哀、樂當中的每一個念頭,盡量做到「好的讓它發揮出來,不好的把它降伏下去」。這樣才是真正得到金剛般若波羅蜜。

禪宗的禪師問道:有一隻老虎脖子上有鈴,誰可以去把它解下來?
大家則說:牠是老虎誰敢過去!
結果禪僧說:是誰把鈴繫上去的,就找這個人去把它解下來。
意思即所謂「解鈴還需繫鈴人」。

要出家不容易啊!不可以阻擋人家出家,否則將來會有果報。有一些為人父母的,捨不得還想盡辦法阻擋想要出家的孩子,其實真正出家了,才是你真正的孩子。若是結婚了的兒子,娶妻後便變成了妻子的,出嫁的女兒則變成外頭家神了,真正出家才是你永遠的孩子。像在山上的出家法師或帶髮修行的師姑(也算出家),他們的父母親往生了都住在萬壽堂,每逢初一十五,他們還是在空檔之餘去祭拜父母,反而是一般在家的孩子可能會不盡其然。

出家了才真正了解到父母是我們的活佛,當活佛住在萬壽堂時,才更要發心在常住上。所以之前我們出家還是會經過很多過程,一定要相信自己要發菩提心,如省庵大師所言「真發菩提心」。不為名聞利養只為佛法,省庵大師還做了很多佛教歌曲和語錄。

所以我建議要出家的同參道友們,現在既然要入佛光人,先要把佛光山的人間佛教思想分析清楚。舉如孫韻華師姐之母親,到臨終前還不忘叮嚀自己的孩子,一定要在佛光山,這種心就是一師一道的為常住為佛教,這種心就是真發菩提心。

雖然她在往生時沒有什麼瑞相,主要關鍵是因臥床一年多功力退步了,因為我們還不是像阿彌陀佛,功力可以無限,我們是有限的(一日修得一日功,一日不修便成空),所以平常有空就要回來充電,若沒空回來,則在家的時候一定要時時刻刻念「阿彌陀佛」。即便是在生氣時(要安住脾氣不遷怒別人)或身體不舒服時(想辦法安住身心),也一定要念《阿彌陀佛》。讓這一句佛號不離心,這才是真正修行。

在看大師的經典(人間佛教的書本)時,也要得到這種效果,希望所有淨業林的蓮友,都必需要看《人間佛教戒定慧》,這一本書很重要。大師用現代的話來解釋戒、定、慧,讓我們知道戒、定、慧對我們修行人很重要,也了解人間佛教如何在生活中去實踐修行人該做的事,正確的戒的觀念、定的觀念、智慧的觀念。

希望大家在(佛道)道業上繼續精進,念念都要覺悟才是念佛,不是只有持聖號而已。心心念念都在佛道上,心心念念都在提升自己精進向上,阿彌陀佛!


10/06 晚課香

今天是這次佛七的最後一個晚上,我們要把省庵大師的傳記做一個結尾,昨天已經講到省痷大師提前好幾個月預知時至,沒有生病,蒙佛接引。

在他完寂之後,其實很多弟子對他還是非常懷念。乾隆七年時,杭州的弟子將其骨骸移放至阿育王寺的右邊(原本放在江蘇常熟秦川家鄉的靈骨塔,只有衣冠塚)。

省庵大師在世間住世49年,僧臘30幾年,其著作「勸發菩提心文」,是每一個佛教弟子在學佛的過程必讀的。

早期剛進學院時,我們是要在佛堂跪著讀誦「勸發菩提心文」,大家回去可以抄經看看,每一個字每一個字都能夠去了解。

「勸發菩提心文」在其雍正二年所寫,省庵大師往生之後,為何他對淨土宗的影響貢獻又深又廣大,因為他的佛學思想不是看書而來,他是真修實練、實修實證的。在開悟上,開發自己的心地,在理悟裡面,楞嚴、法華、唯識都了解,也都能講,整個融會貫通,不是按照書來說,因為他在修行上是實修實證,所以他所講的都是他親身體驗來的。

省庵大師的佛學思想方面,第一是要勸大家發菩提心, 這是圓成淨業的根本條件。

所以,我們念佛念的不會累,就是你有一個動力,如果念佛感覺很累,那大概是你菩提心發的不夠,因為發菩提心有十個因緣。

勸發菩提心文裡面他講到理事圓融,知見很透澈,而且很至誠懇切,也很感動人。

一開始就講發菩提心的功用,入道要門、發心為首,修行急務、立願居先,願立則眾生可度、心發則佛道堪成。

要入這個佛道,發心立願對初學佛的人很重要,你發了願你就有度眾生的能力。「茍不發廣大心,立堅固願,則縱經塵劫,依然還在輪迴,雖有修行,總是徒勞辛苦。」

在佛教界有太多的案例,一則近代的故事,1989年有一位居士,才剛入佛門,很用功修行,大概3年,1992年在禪坐時突然因緣到了,知道過去生的宿世因緣,他痛哭流涕,知道過去是出家人,現在是在家人,且娶妻生子才要來學佛。到了1994年大概當時已經剃頭了,他是一位四川的出家法師,在佛前問過佛菩薩,將他的經歷寫下來,讓一般的人知道,作一個警惕。

他說他600年前,是一位修行人,當時已經修了五六十年,也修得不錯,在當代也算一位高僧,但是他還想著人天福報,他沒有發心要求生淨土。雖然這輩子他是一位出家人,因為沒有發願,眼睛一閉就管取輪迴沒了時。

他在那一世往生還想著人天福報,沒有發願往生極樂世界,結果生到一位大齋主家去當兒子,榮華富貴,那一輩子他有8個侍女,吃喝玩樂,過了一輩子。

因為福報很大,死了之後又生到官僚人家,當將軍,不可一世,因為戰爭殺人如麻,把人的頭都砍掉丟到江河裡面任水漂,那輩子他有24個侍女,不但榮華富貴、吃喝嫖睹,還殺人無數,這樣大概福報也差不多了。

2輩子當人,再來後面10輩子都當畜生,3世都是當癩蛤蟆,因為他將人的頭砍斷,丟到河水裡任他爛被水漂,所以他招感這樣的果報。

3輩子被人打死,用各種方法剝皮,承受所有他前世殺人的各種手段,癩蛤蟆3輩子也是受這樣果報。

之後是4輩子的山鷄,因為他在當將軍時候,有敵軍躲到草叢裡面,他也一定將他們抓出來,不出來也用刀亂砍,用槍刺殺至死,所以招感4輩子做山鷄的果報。

又3輩子的豬,因為當人時,好吃懶做,茶來伸手飯來張口,被人家千刀萬剮,分屍在肉攤上,讓各種的人來買,如此受十輩子的畜生報。

經歷600年,如省庵大師說的,雖然你有修行,依然還在輪迴,總是徒勞辛苦。

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裡面除了說,邪、正、真、偽、大、小、偏、圓,想要求出名及地位,我要當那一家寺廟的住持當家,這樣就是邪見的。如果不求名聞利養,只發心修行,這樣才是正的發心,其實,這八種菩提心就是要發正的菩提心。

省庵大師云:此菩提心,諸善中王,必有因緣,方得發起。

今言因緣,略有十種,何等為十:
一者念佛重恩故;二者念父母恩故;
三者念師長恩故;四者念施主恩故;
五者念眾生恩故;六者念生死苦故;
七者尊重己靈故;八者懺悔業障故;
九者求生淨土故;十者為念正法得久住故。

我們發菩提心有什麼因緣,就好像大家來打佛七,什麼因緣讓你來打佛七?

前幾天跟新參座談,裡面至少有5個人是因為親人往生,所以他來念佛,希望親人能夠到極樂世界,那就是你的因緣。但是發菩提心呢?

「一者念佛重恩故」

釋迦如來,是為了我們應化到娑婆世界,示現人間,修道、成佛、弘法、涅槃,是因為要在人間示現,給我們知道,所以大師講人間佛教,人間佛教就是講佛陀一代時教示現在人間,為了希望大家知道有一個能成佛的自己,這是很重要的。

我們這個人間好玩嗎?在印度夏天溫度將近4-50度,我們打佛七溫度24度甚至19度大家都還嫌太熱。印度溫度那麼高,佛陀示現在印度,就是為了要度我們,所以我們更要發菩提心。想到釋迦牟尼佛示現給我們在人間,所以我們要學習他,所有的佛都在人道覺悟,不在他道,也不在天道,也不在三惡道,都在人道,因為人道是屬於中道。

「二者念父母恩故」

我們今天有這個身體是因為父母給我們的,父母對我們是有恩的。省庵大師說發菩提心除了念佛重恩,還要想到父母恩。

父母恩重難報經:假使有人,左肩擔父,右肩擔母,研皮至骨,穿骨至髓,遶須彌山,經百千劫,血流沒踝,這樣的辛苦猶不能報父母深恩。

我們這樣孝敬父母,都不能報達萬分之一,那我好幾輩子的父母怎麼辦?他們在那裡?如勸發菩提心文「卵動娟飛」,隨時一個殺蟲劑噴下去,誰知道這樣子是否有噴到你前世的父母?我們的父母不會每一輩子都是人,如前面說的故事,他十輩子當畜生,四輩子當山鷄,假若你有天眼通,你吃手扒鷄時知道這是你前一輩子的父母,你還咬的下去嗎?天眼視之,則可笑可憐!

我們要想到,我們這輩子的父母都很難報萬分之一,何況是生生世世的父母,所以,出家發菩提心就可以斷後緣,幾輩子的父母,我們可以迴向給他們。不是只有出家而已,只要你發菩提心,將來就會成佛。華嚴經云「一念成正覺」,你一開始有那個念,將來就會成正覺,所以菩提心是很重要得。

「三者念師長恩故」

因為感念師長的恩,師長教我們,我們如何救度他,只有發菩提心,將來成就菩提道,我們才能孝順父母,在恭敬師長,報答他們的恩。

「四者念施主恩故」

施主供養我們就是要讓我們發心,不是讓你茶來伸手飯來張口,我們出家修道,護法護持我們修道,這個恩也很重的,出身在大功德主家,是很難會出家的,因為富貴學道難。

「五者念眾生恩故」

眾生對我們也都有恩德,比如出家去托缽,也是受眾生供養,我們將來要如何去報答他們,就要發菩提心去度他們。

「六者念生死苦故」

我們在生死輪迴你快樂嗎?禪宗參話頭:念佛是誰?拖著死屍是誰?狗子有佛性嗎?要解脫輪迴生死要發菩提心,你才能解脫。

「七者尊重己靈故」/p>

我們自己跟佛一樣有佛性,可是我們居然在這裡輪迴,我們既然有佛性,我們應該就要提昇起來,要學佛發菩提心,這樣才能解脫,圓成我們的佛性。

「八者懺悔業障故」

業障深不能成道,發菩提心的因緣,就要懺悔自己的業障,令自己的業障消除。若要懺悔業障就要發菩提心。

「九者求生淨土故」

業障懺悔後,就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省庵大師特別強調,為何要求生淨土,我們在娑婆世界修行,因為各種障礙,進道的比較慢,去到極樂世界只要發心,要成道就很快。(彼土往生,其成佛也易,易故一生可致,難故累劫未成。往聖前賢,人人趣向,千經萬論,處處指歸。)

「十者為念正法得久住故」

要求生淨土,就要發菩提心修道,我們若能真正發菩提心,這就是正法久住。我們若不發菩提心修道,就是正法不住世了。如果每個人都發菩提心,將來還怕沒有正法嗎?每一個發菩提心的人,將來都要宏揚正法。

大師云:人間佛教就是宏揚正法,正派、正見、正知。

所以我們念佛是「正知正見」,念佛可以培養我們的宗教情操。這幾天在講述省庵大師,大家都是有智慧的應該聽得懂,這幾天念佛的「心」會比較清楚。這幾天我們在這裡行、住、坐、卧都是阿彌陀佛,睡著了還是阿彌陀佛,所以將來你還是會去阿彌陀佛那裡。所以功夫要練成,明天回去後,要靠自己發心念佛,在生活中心心念念不離阿彌陀佛,這樣子你一定會發菩提心,將來一定成佛道。

我們繼續念佛...


10/06 下午香
  念佛時身體要盡量放鬆,專注一點在佛號上,不要讓身體搖晃得很厲害。

我今天觀察到搖的很厲害的人,嘴巴也沒有張大念,反而是靜靜坐著的,嘴巴張很大在念,這就是專注力的不一樣。

我們念佛要用丹田的力量,丹田的位置就在肚臍下方,大概約三根手指頭的位置,就是肚子的下腹部(肚臍的上方叫上腹部、肚臍下方叫下腹部)。

我們在念佛時盡量用丹田的力量,不要用喉嚨,用喉嚨念很快就沒聲音了。還有不要皺著眉頭念,阿彌陀佛阿彌陀佛...好像看到阿彌陀佛很可憐,這樣很好笑對不對,可是要注意,如果我們上了年紀、高血壓,這樣念血壓會更高。

我去年有次佛七,因為感冒的很嚴重,到下午香結束的時候,大概快要不能走路了,就趕快請我們會護理的信徒幫我放血,結果針一刺下去,那血是用噴出來的。因為可能感冒到頭,氣血下不來,然後念佛時又專注在頭部觀想,一直念一直念,念到忘了天忘了地,皺著眉頭一直拼命念,拼到後來就高血壓。

那一次的經驗很不舒服,後來就慢慢知道要放鬆,丹田用力,像剛才我就發現後腦怪怪的,就趕快往下觀腳,血壓就降下來。所以血壓高的人不能觀想在頭部或眉間,那會讓血壓更高。平常血壓低的人可以觀想眉間放光,如果是高血壓就糟糕了,如果是低血壓再觀腳,那就要倒栽蔥了,這就是佛教講的對治法門,因為這個身軀畢竟是物質的東西,要保養好,沒有保養就不能再繼續使用。

就好像我們坐電梯,大家一次擠進太多人,沒有人要出來,還有人要擠進去,那我們就是沒有好好愛護電梯,哪天它壞了就不再為我們服務了。我們就要從七樓走樓梯到一樓,吃飽飯後再從一樓慢慢爬上來,如果我們好好愛護電梯,他就會順順的為我們服務。

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,好好愛惜你的身體,不可讓身體不堪。所以每個月都想來念佛修行,那我們這個有限公司的身體就要照顧好,因為我們要用這個有限期的身,來修無限期的無量壽金剛不壞的極樂世界。

我們還沒到極樂世界,所以身體要顧好,像剛才自己念佛的時候後腦不舒服,我就告訴自己不可以喔!趕快往下觀,感覺就好很多。

所以修行的時候也是在修練這個身體,這個身體會更好或不好也是自己要注意,但是你們也不要因為我這樣說,就嚇到每天在家保養身體,一個月保養二十多天就可以了,七天來練一下,不練的話就好像我們坐在那邊,椅子很舒服一直坐著,如果沒有起來走一走,也會氣血不通。

不要讓身體太累,也不能叫他不動,這就是我們佛教講的中道。念佛時使用丹田的力量,丹田在人體的中間,用丹田的力量念佛,有高血壓的血壓也不會太高,有低血壓的也不會太低,這就符合中道。

前幾天有位蓮友寫小參的單子,問課誦經寶相關的問題,後來去了解才知道他覺得每天拿著課誦本,怎麼只有誦阿彌陀經?我們的課誦本是不是有分類?你們有沒有去翻過課誦本的後面?有人說沒有。

阿彌陀經後面是普門品,普門品後面是大悲十小咒,這本課誦本你們每個讚子都會唱嗎?如果你都會那就厲害了。初一、十五,跟平常怎麼課誦,山上初一、十五誦大悲十小咒,上大殿就誦寶頂讚、大悲十小咒、心經、讚佛偈、繞佛、本師釋迦牟尼佛,然後回到位置上唱國基鞏固。

朝暮課誦本,是蓮池大師把佛門的課誦本整理後訂下來的,包括我們現在的燄口本也是他整理的。蓮池大師在雲棲山有施食,當時雲棲山有一隻老虎會吃人,雲棲山的百姓都非常害怕,後來蓮池大師到那裡施食朝暮課誦,之後老虎就不再吃人了。所以蓮池大師覺得,禪宗只管打坐不誦經咒,不應該是這樣。

蓮池大師就訂下了,初一、十五誦什麼、早晚誦什麼,人家說朝念普門品、晚念彌陀經,所以我們這本小課誦本前面有目錄,平常甚麼時候誦什麼上面都有寫,如果自己不會唱誦,我們有法音清流的CD。

課誦本就是讓我們做功課,在家若不做功課,生活的閒暇時間就容易打妄想、看報紙、閒磕牙,這都是身、口、意在造業。所以蓮池大師訂下這課誦本,是佛門朝暮課誦,我們這本小課誦本是佛光山常住訂下的。大師把他分類訂下來的,跟蓮池大師訂的不一樣,我們又把他細分,按照現在人的時間可以做的,每一段都不超過一個小時。所以這個經本拿上來的時候要捧著,因為這是多少人的智慧結晶,不可以輕慢祂,要把祂當做佛一樣,因為是法寶,拿經本問訊的時候要把經本高舉齊眉,而不是把腰彎下去。這些是蓮友問的問題,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知道,所以就提出來講。

農曆九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的出家日,也是我的出家日,三十幾年前大概也是九月,觀世音菩薩紀念日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誦普門品,普門品是出自法華經,普門品、阿彌陀經都是出自大正藏,大藏經裡面都有,所以我們在誦這些經,就是在誦大藏經。

聽說廣欽老和尚在圓寂之前已經預知時至,就請徒弟誦大藏經,廣欽老和尚自己則大聲念佛,老和尚的徒弟也跟著老和尚念佛,結果徒弟看老和尚念到胸口和喉嚨都痛了,就跟老和尚說:「您不要念了,我們來幫您念。」廣欽老和尚回說:「各人念個人的。」徒弟又問:「大藏經怎麼誦?」老和尚回說:「都誦。」

老和尚圓寂之後,有人說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,那印光大師也是大勢至菩薩,兩個有沒有衝突?都是大勢至菩薩嗎?會不會覺得說這個也是大勢至,那個也是大勢至;這個也是觀世音,那個也是觀世音,怎麼有那麼多觀世音?

就好像星雲大師是人間佛教的行者,星雲大師的徒弟是不是也是人間佛教的行者?一個徒弟、兩個徒弟,現已經一千多個徒弟了,有沒有作人間佛教的行者?如果說人間佛教的行者換做觀世音呢?

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,那我們就是阿彌陀佛的行者!舉一反三。我們現在念阿彌陀佛,就跟阿彌陀佛一樣,所以你如果越努力越精進,那心中阿彌陀佛無量的法寶、無量的智慧就都會顯現出來。

還有一位蓮友問:「什麼是摩訶般若波羅蜜?」前幾天我說颱風的事情,颱風就是阿修羅跟帝釋天在打戰,我們念摩訶般若羅波蜜多能夠幫助帝釋天。摩訶是大、般若是佛的智慧、道種智,不是一般的智慧,是出世間的智慧,這是最高的,所以叫般若。般若是印度話梵語,是直接音譯,因為是很深的智慧,無法解譯。

波羅蜜多玄奘大師翻譯的大般若經就是波羅密多,如果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就是波羅蜜。「大智度論」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解釋,大就是摩訶、智就是般若、度就是波羅蜜,也就是波羅蜜多,大智慧才能度到彼岸才能解脫的意思。所以帝釋天這些天神,我們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,就好像我們念六字洪名給他一樣,增加他的力量。

大陸有一位居士因身體因緣的關係,從小就被很多衆生附體,雖然身體很不好,她都會去找她的師父念佛共修,又在家裡設佛堂,但是她設佛堂沒有比較好,反而更嚴重,但她還是一樣朝暮課誦念佛號。

有一次她去找她師父的時候,有一個眾生就講話了,她師父就發現那是另一個人的聲音,那個人說他是水鬼,因為是被人家害死的、很苦,一直在惡道裡不得解脫。有一天這位女居士到水邊,那水鬼看到她念佛身體放光,讓那水鬼覺得很舒服,不再痛苦了,所以就跟那女居士回家,當女居士去見她師父的時候,那水鬼就藉由這位女居士的色身,跟她的師父說他要皈依。

師父是出家眾,那水鬼就跟師父說他是哪裡的水鬼,因為看到這位女居士念佛誦經的時候,眾生都超度、坐蓮花往生去了。這位女居士有求她師父幫她的冤親債主皈依,那水鬼看到女居士的冤親債主也都往生了,所以他也求法師幫他皈依,讓他往生。後來那師父就幫他皈依,那個水鬼就走了。

我們的身旁都會有一些跟自己有緣的眾生,所以我們更要精進念佛,給我們周圍的有緣眾生,讓他們都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只要他們相信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,阿彌陀佛一定會接引他們往生净土。

我們說「摩訶般若波羅蜜」跟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」,為什麼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有這樣大的力量?因為諸佛之母是「般若」,力量大的不可思議。所以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力量,也是無量無邊的大。

我們繼續念佛...


10/06 上午香
  昨天分享有一位年輕人參加念佛後,因為沒有車可搭,所以必須走路回義守大學,從這裡走回去要花2個小時。以前楊秋辛在當縣長期間,他想參選市長時,他的政見是在佛陀紀念館與義大間建一座纜車,義大游樂城的遊覽車就像台北的貓覽一樣。這個構想不錯,不過他沒當選,沒有當選計畫就沒有效用。

再一個比喻,我們等下要吃飯,飯從哪裡來?你會煮飯嗎?沒有水能夠有飯嗎?現在有電鍋不需要水飯就能夠煮,或是只要放水就能夠有飯,有可能嗎?

我們行佛就好像煮飯、做麵包一樣,所有的材料麵粉、堅果、奶油等等都有了,沒有一個麵包師傅將它和揉、烘培,能成麵包嗎?不能。如六祖慧能大師講「何其自信、本事具足」。行修就像這樣,所有都須具足。

就好比你有米,但怎麼樣變成飯?怎麼變成麵包?本事是具足可是你沒有行修,懂得很多的不一定做的很多,做的很多的也不見得都懂。

最近佛光山在辦短期出家,佛學院也有很多學生有心想要出家,甚至這次有收65歲以下的,有很多信徒报名。目前常住已收到的至少有35人,報名參加六個月的短期出家。有15人因心裡胡思亂想、七上八下、不安而放棄。

佛學院就有學生來問我,他想要出家,但是最近在佛學院的表現不太好(佛學院有些操勞),想了想就覺得有些不適,不知道該怎麼辦之類的問題。問我有什麼方法能够讓他比較有力量,能够提起正念。我叫他念佛,他回答最近没有心情念佛。我的法寶就是念佛,他卻說現在没有心情念佛。念佛要看心情,那就是你念佛没有真心念。遇到外界有事情發生,讓你心裡覺得不舒服、生氣,就會影響你念佛。如果有什麼喜事你就高興的不得了,也沒有念佛。

比如說家裡來電話說媳婦生了一個胖孫子,一定很想看看他長得像誰?這時念佛不知道念到哪裡了,這就是看心情的念。家裡老爸病重你要趕快回來,回來接續念佛,相信阿彌陀佛會將爸爸接去極樂世界。如果你是衝回去哭的半死,本來爸爸還沒這麼辛苦,你卻在旁邊哭,讓他更加辛苦,這樣子你就是被心情影響。

當然我並不是鼓勵家裡有事不要回去,這只是舉例,我們的心有沒有被外界動搖,我們的身、口、意行為,被六情所左右,源於六情,為什麼會被左右?因為我們沒有發菩提心,沒有真正在念佛。

念佛法門,你的念頭在哪裡?是在天上還是地下,六道流轉,你的念頭隨著外界在流轉,沒有一個安住的地方,就是出家了,心也不能安。你不管別人怎麼樣,這就是定力。你要出家了旁人好不好,會有什麼現象?你不要被他左右,不要理會他,你念你的佛,你能夠勸他影響他就講幾句,如果他不聽你也不需要多費力氣,不然最後就會同歸於盡。

我當過三年多佛學院的老師,有的學生起無明煩惱,學長好心聽訴他的心情煩惱,什麼事情都說给學長聽,結果兩人都輪回,都沉淪下去了,因為他們没有方法解决問題。本來是一個人煩惱,現在變兩人煩惱,到後來就乾脆不要讀書出去了。

這就是當你看到别人落水,可是你不會游泳,卻因有大悲心而跳下去,本來是一罹難,結果是一雙。如果你有智慧,就會想到找人來救,或是趕快在旁邊找竹竿等救援器具,把他拉上来。你不會游但你要有智慧,要有應對的方法。修行的境界,若你不能分辨,這個境界是對你好還是對你不好,就容易會被業力的行為所牽引。

我們在這裡念佛主要是心的開放,如果心沒有開放,就很容易被外界左右。我在佛學院讀書的時候就是這樣,有一個同學因為家裡的關係十幾歲就出家,所以很多事情不會處理,尤其是和同學之間的感情問題,人我之間的問題,和老師之間的問題,他有許多問題我都挺他,挺到後來老師就認為我和他是一黨的,老師就會把我們畫上等號。

本來我在佛學院敲鐘、打法器,一學就會,但在老師眼中是個麻煩的學生,叫我不要跟那個人在一起,怎麼還是跟他在一起。問題是他有很多煩惱,情绪也不好,影響到他不想出家,那我該怎麼辦?讓他退道心嗎。好不容易一個十幾歲要出家的人,能够留住他不要讓他退道心,就盡量安慰他、安撫他,可是老師卻認為,不應該跟這樣的人在一起。

老師除了把我貼標籤,什麼機會也不給我,開牌敲法器都沒機會了。老師還當面這樣告知:「本來要你當班長,可是你這個樣子,所以不讓你當班長。我還以為你當過武術館的教練應該很有定力,不過也是如此而已。」

那時為了師兄弟,我決定聽同學的,到後來認為我沒有能力把他影響好。但是要變好也沒有那麼快,就好像我們生病了,也要有時間調養,還要有財力、物力,才有辦法好轉,是不能馬上影響好的,還要看習氣和環境。

老師是剛從學院畢業,還是臺大畢業,所以訓導主任就認為是我不聽話。幾十年過去了,我的那位同學也沒有退道心,人家現在弘法一方,我看到他現在這樣,感覺我是有一點犧牲,因為在佛學院已經被抹黑了,常住、師長對我是什麼觀念?

為了人家我要心甘情願,我不心甘情願,就換我退道心。因為老師到處去對他人講,說我自不量力,跟那個人如何如何,講的很難聽,如果我當時受不了他們講,就沒有現在的永藏法師。但是這所有的因緣,都是自己的因緣,不能怪別人,當時是自己要這樣做,不聽老師的話,那自己就得承擔負責。

就好像地藏菩薩在地獄裡面,眾生那麼多讓他不能成佛,他心甘情願。所以我在佛學院讀書的時候就發一個願,我要當地藏菩薩的侍者,因為地藏菩薩讓我有力量。所以我們自己選擇的這條路,就要自己走,沒有人幫你,那就是靠願力撐下去。

要學地藏菩薩的大願力、阿彌陀佛的大願海,這樣力量才會強大。今天生還是死、喜還是樂,都是自己的因緣,我們只能說:將來我要成就菩提道,我一定不能退心。

所以大家在念佛念到累的時候,是不是會稍微休息一下,聽別人念,結果聽別人念到後來,自己就不開口了,有些人是這樣。但有在念的人會說怎麼會這樣?我越念越有力量,為什麼?因為你只看前面,阿彌陀佛在前面,我要跟祂。如果沒有這樣的心,就念不下去了。

道理都懂,做到了嗎?做不到是因為沒有力量,沒有力量我們就要去檢查,我們哪裡沒有力量。就好像你要煮飯,什麼都準備好了,水也準備好了,米也準備好了,但沒有材火也不能煮。所有因緣就缺這個,水深火熱是我們自己要承受,所以大家在念佛、修行上,尤其是人跟事,在修行上是很大的考驗。

所以大師的「十修歌」大家要好好的背,一修人我不計較、二修彼此不比較,做事情有可能彼此不比較嗎?為什麼出坡的時候我要洗那麼多拜墊套?為什麼他們不用洗啊?若是這樣,那就是在比較了,這樣就是你我的計較了,心裡一定會不舒服對不對。

人我不計較、不比較,不容易啊!真的,這麼多沒關係,我一個人洗就好了!如果你有這種氣魄,那就越洗越歡喜,如果一開始就覺得怎麼都是我洗啊,那就越洗越抱怨,怨氣連連。其實很高興或很多怨氣,都是在自己的那一念,知道自己的習氣很重,就一句阿彌陀佛,什麼都別說,就念阿彌陀佛,我來洗我來洗,阿彌陀佛!我來做就好,阿彌陀佛!但是不可咬牙切齒的念阿彌陀佛,那就很糟糕了,要歡喜的說阿彌陀佛,你承擔了就有力量。

所以修行這條路,要走的瀟灑自在解脫,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。人世間哪一天我們閉眼睛了,燒一燒隨風飄散,人家還可能會說你這麼瀟灑是會汙染環境,這樣要罰款。諸如此類這些因緣,我們能不能提得起、放得下、看得開?這個就是要修行。真的行修每天每天都要念佛,不要等到境界來了,考驗來了,才說沒有心情、沒有力氣念佛。那你平常也不念,現在也不念,那什麼時候念?死了才念嗎?死了以後才在那裡碎碎念,碎碎念一定是去輪迴,如經典裡面講的管去輪迴沒了時。


10/05 晚課香
  前天有一位從大陸來的義大交換生,這兩天都來念佛,但他回去時都趕不上車,所以都用走路的,這裡到義大路程要兩個小時,可能在內地隨便走都是兩三個小時吧。

大師曾經講過,有一段時間他在上海還是南京,那裡是經懺道場,時常要接一些燄口佛事,有時候真的要走好幾個小時去誦經。我們現在有各種的交通工具實在是很幸福。在以前路燈沒有這麼多,夜晚行走還要打燈籠,沒有燈籠可能就要靠一把香,點起來才能看到路。

所以我們在聽法的這個態度很重要,這個年輕人來念佛,來的時候坐義大的公車,回去走兩個小時,像這樣走兩個小時你們還會來嗎?走兩個小時真是精神可嘉,大家來打七也是一種求法的心。

有個韓國來的團體,住持法師帶他們來參加念佛,有一位居士腳不好,也沒有辦法走回去,但是為了念佛、聽聞佛法,身體怎麼樣都能夠忍受,這就是忍辱般羅蜜,行六度、行菩薩道的人。

何謂行菩薩道的人?就是發菩提心,「菩薩」就是發菩提心的眾生,發大道心的眾生,發大道心就是成就佛道,菩提薩埵所以叫「菩薩」。

所以我們稱菩薩,不是因為年長、不是因為拜佛才叫菩薩,是因發菩提心的眾生才稱呼為菩薩,也就是心經裡面的菩提薩埵就叫菩薩。

因為玄奘大師是屬於新譯派,所以菩薩就翻成菩提薩埵;鳩摩羅什是舊譯派,菩提薩埵翻成菩薩。其實發大道心的眾生,就是菩薩也是菩提薩埵。就好像我們講的再見,日文叫莎唷娜娜,英文good bye,一樣意思有很多的翻譯,因為眾生環境不同。

省庵大師在學了各種經教之後開悟了,他就到真寂寺去閉關了三年,有人請他講「法華經」,接著有許多人請他講經說法,講經就是大開法筵。住持叢林道場十幾年,跟隨在旁的徒弟、在家居士、出家法師很多人,省庵大師到那裡,他們就跟到那裡,跟著師父修行,跟著師父學法。

省庵大師在叢林道場轉過一圈後,又回到杭州的「仙林寺」退隱,大概四十歲,足不出戶,專修淨業。後來鳳山「梵天寺」請他過去,杭州的這些僧、信二眾弟子都跟著去。講經能度更多更廣的眾生,講經有它的功用、效用,自受用、他受用。

省庵大師講淨土,希望三根普被利、鈍全收,也鼓勵信徒學淨業,晝夜六時帶領大家行道念佛。他住持道場,在他座下得度的有數百人。如有人學一些詩文之類,佛法之外的東西,省庵大師就會教訓他:人命在呼吸之間,還有閒功夫學世俗的文字,稍有錯過便要來世,想出離比登天還難。省庵大師時常如此告誡弟子,弟子們都不敢懈怠。

在雍正七年的時候,跟他的四眾弟子在覺蓮社也學惠原大師,發願以生命結束為期,每日的修行:一天二十四小時,每天只睡四小時;每日二十分修行,十分持名念佛、九分觀想念佛、一分禮懺念佛。

念佛法門很好修,可以說任何時間,連睡覺也可以修。在修行的時候,對佛法有疑問都可以小參,小參的字條寫把問題寫出來。像省庵大師ㄧ天持十萬句佛名,我們那個西方船兩天就可唸滿。

省庵大師開示禪宗的學人念佛偈:
「一句彌陀,頭則公案,無別商量,直下便判;
如大火聚,觸之則燒,如太阿劍,攖之則爛;
八萬四千法藏,六字全收,千七百隻葛藤,一刀齊斷;
任他佛不喜聞,我自心心憶念,請君不必多言,只要一心不亂。」 非常簡潔明白。

聽說禪宗的公案有一千則以上,星雲大師在「星雲禪話」每天五分鐘,講過的大概有四百多,還不到一千。「一句彌陀,頭則公案,無別商量,直下便判」,那麼多公案全不提,一句彌陀沒得商量,就是以念佛為主。

「如大火聚,觸之則燒,如太阿劍,攖之則爛」,就如中峰國師的「舉起一聲佛名,如太阿劍,橫按當軒,如大火輪,攖之則燎,觸之則傷。」中峰國師是元朝的人,早省庵大師至少兩百年以上,兩位大師所喻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你要舉起一聲佛名,如大火團,碰到就燒起來;像太阿劍,觸之則傷,碰到就流血。

十月一日在大陸有一則訊息,有一個先生往生了,全國都覺得很惋惜,因為這位先生一個人救了十多人。他們家那棟房子失火,他衝進去火場,一個個去敲他們的門,十多個人跑出來沒有死。火場裡面高溫一千度,他為了要救人衝進去,導致這位先生全身百分之九十八燒傷。

五月份發生,河南鄉親捐錢包飛機載到北京,用最好的醫療要救他,還是沒有辦法救,因為感染太深,到十月一日往生了,這位先生叫王鋒,大陸就這樣表揚,確實是英雄,火場一千多度如大火聚,還衝進去三次,觸之則燒,如太阿劍,攖之則爛。

以前曾聽過有個人有一把日本人送的傳家之寶古代寶劍,他常在擦拭寶劍時奇怪發現,每次擦寶劍收進去之後手都會流血,觸之則傷,聽擁有寶劍的人說:那把寶劍是古代的將軍專用來殺人的,在戰場上殺了很多人,只要一出竅就一定見血。擦寶劍收進去就會發現他的手流血,講起來很邪門,其實應該不是,是寶劍很鋒利,不是一般的劍收進去就有可能割傷。我們有沒有被紙割傷的經驗?紙怎麼能割傷?是因為很薄,很利的寶劍也是這樣,觸之則傷,攖之則爛。

「八萬四千法藏,六字全收」,佛陀所說的八萬四千法藏,全部在六字弘名裡面。

「千七百隻葛藤」,禪宗講的葛藤,指那些雜七雜八的枝枝節節,「一刀齊斷」。

「如太阿劍,橫按當軒,如大火輪,攖之則燎,觸之則傷」,寶刀有可能將葛藤齊斷,如日本將軍留下來的傳家之寶,據說一刀斬斷船拴在岸邊的纜繩,纜繩是鋼的,一刀齊斷,葛藤是植物更加容易斷,是形容那個鋒利,六字弘名的不可思議。

「任他佛不喜聞,我自心心憶念」,因為禪宗有人講,你唸阿彌陀佛我們不想聽,在禪堂念佛一句要罰刷牙三天,禪宗這樣講,是不要你去攀緣外境,只是禪宗講的比較誇張,所以你再念佛就去刷牙三天,去罰跪香,佛不喜聞。

「請君不必多言,只要一心不亂」,請你不要講太多,禪宗的學人說;「不立文字,言語道斷」,禪宗講了很多公案,也講了很多葛藤,還是希望能夠幫助學子開悟。

大家的意見表有收回來,有一點要跟大家說明,如果各位聽分享的體認、理解,跟我所講的不一樣,就必須要提出來。這幾天講悟的開悟、勤修,理悟還要行修,有的人認為理悟不如行修,這樣就不對,有一點偏差,理悟還是要行修。

你在道理上、真理上、佛理上一定要明瞭,華嚴經講的「理無礙」,理無礙後還是要修,拜佛、念佛、打坐、參禪、出波、苦行都作,學佛所行,佛所經歷過的,我們也學祂這樣去做,去經歷祂經歷的,那才是不可說。

佛陀講了一輩子的法,卻說祂沒有講一個字,祂說如果有人說祂有講一個字,那就是謗佛。因為真正的法是要自己悟的,不是佛來說的,佛所說的都是引言而已。

我們去福慧家園,主持人也是引言而已,與談人講各自的修行,過程也不一樣。我們蓮友說理悟不如行修,那有一點偏差,要行、解並重,理悟不是不如行修,應是理悟、行修並重,要了解後去行去做,做後體會更深。所以大家的意見表是很重要的,像規矩的制定,內務的要求,意見表就看到蓮友表示這樣很好,有要求才會有進步。

強調「念佛一心不亂」,任他佛不喜聞他照念,省庵大師非常精進,雍正十一年的時候,臘月初八佛的成道日,就跟弟子講,明年雍正十二年四月就要長往西方。從此他就閉關在寸香齋,每日持念佛名十萬聲,一直到隔年的四月初二日出關,到十二日省庵大師就對大家說:我十日前就見到西方三聖降臨虛空,今天我又見到了,莫不是我該往生了嗎。遂後吩咐交代事情,並到城中去向護法信徒告別,跟蓮池大師ㄧ樣預知時至身無病苦。

侍者請大師留下偈語:「身在華中佛現前,佛光來照紫金蓮,心隨諸佛往生去,無去來中事宛然。」省庵大師有淨土詩的遺作有一百零八首,寫完這首四句偈後告知徒眾:我十四日決定往生,為我集中念佛。

省庵大師十三日就斷食閉目,一直到五更沐浴更衣,面朝西,十四日中午的時候就往生了。弟子們聽說往生了,要來送行,趕到時省庵大師居然睜開眼睛說:「我去去就來,你們大家各自要淨心念佛。」說完合掌念佛往生。

我們繼續來念佛......


10/05 下午香
  現在想補充上午講的「開悟到沒有開悟」,希望大家更明白其意義。可能有人誤會成「本來是空,乾脆什麼都不做。不必修行,也不必開悟。」有這種邪見的人很多,所以歷代祖師都在修正這錯誤觀念,也就是狂禪,誤解了「禪」。

「禪」是一切佛法,只是不立文字,只是藉修行方法,老師帶學生修行,而不是說經典沒用,否則是毀謗三寶。歷代祖師這麼做是為了破除我執,祖師教學生當下,可能因學生有各種執著、各種不解,而想辦法一層一層剝除他的我執。久了,漸被誤解「禪」才是有道。

如果沒有修道到最高境界,怎會知道「悟道」也是空,不能執著於「開悟」這件事。《金剛經》佛說:「所謂第一波羅蜜,即非第一波羅蜜,是名第一波羅蜜。」我們可以套用成:「所謂開悟,即非開悟,是名開悟。」再以較淺顯的方式說明,剛休息時出去吃點心,吃點心後肚子也飽了,點心也不存在了。

佛陀說法,對各種不同根基的眾生,用各種不同方式說法,讓聽者能知道自己的本性。佛陀希望眾生能夠得到寶藏,但終其一生在恆河兩岸走來走去,因眾生剛強頑劣,而無法度盡,最後佛陀才示現涅槃,當下很多人才開始驚恐。

佛陀不在人間,怎麼辦?於是佛陀弟子開始結集經典,即使佛陀不在的今天,佛法仍然存在。我們弘揚佛法,讓有緣的眾生能心開意解、絕處逢生。

我們念佛後的止靜,追念佛號到最後突然沒聲音,也是禪修的方法,所以憨山大師、永嘉大師都有證道的詩詞。人生如戲,熄滅萬緣時,就像唱戲,原本咚咚的熱鬧聲,突然終止,所謂「頃刻鑼鼓一聲歇,不知何處是家鄉?」。禪宗的話頭「念佛是誰」,禪師參的就是這個。

小時候大人常講的台語「嬰仔人有耳無嘴」、「阿嬰仔順話尾」,很有佛法和禪味。只聽到後面的話,容易誤解,因為沒有參話頭。我們平常薰修,生活中做事、讀書、吃飯、睡覺,行住坐臥、二六時中,念佛的念頭要在我們心中,代替五慾六塵。也就是隨時隨地持名念佛,佛祖或菩薩的名號,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都可以,只要念得習慣。不會起煩惱妄想,然後習氣慢慢減少。

換言之,現在煩惱妄想多的人,就是平常沒念佛的關係,可能只來佛堂才念佛。起妄想的時間,比念佛的機會多,怎會解脫、怎會沒煩惱?

隨時隨地念佛,才能開悟。「悟」這個字形,就是「自己的心」。開悟就是,找到自己的心,和佛祖一樣的那顆心。知易行難,說的容易,做的難。若是每天和五慾六塵在一起,必定都是無明和煩惱,禪宗所說的「葛藤一堆」,自己招惹。

《金剛經》云:「所謂第一波羅蜜,即非第一波羅蜜,是名第一波羅蜜。」修行當然也要追求第一,但追求到最後,才知成住壞空,原來一切緣起性空。悟到空性,才是般若,否則只有智慧。

跟著師父用功學,自己也要看經典,按照佛陀教導的去做,雙管齊下,才能契入佛的本心。所有解門講的是一個理,理通不通,需要自己去行修。修行就是,無論二六時中,穿衣、睡覺、大小便溺,任何時間,眼睛睜開,甚至閉著,都需要用功夫。什麼功夫能這麼方便?隨時隨地都可下的功夫?就是持名念佛。

即使現在功力不夠,境界一來,遇到不如意的,想要找人吵架,無名火一來,大聲罵後才想到做錯,向人道歉後,此時也要繼續念佛。自覺誤入歧途後,踩剎車,然後繼續念佛。千萬別失去信心,自以為「我念佛後,還是會吵架罵人,念佛法門沒效。」就換個修行法門,如此便一事無成。堅持念佛法門到底,譬如學習省庵大師三年為期,自己訂一個目標,或以「彌陀四十八願」參加佛七48次。

一旦開始念佛法門,就不要太在意去計數,自己已經第七次或第十次,很快就會達到。就像我們念佛,一句接一句,一支香下來超過千句,一天下來已不可計數。如果拿著計數器,並常常看著上面的數字,反而有「現在才兩千句,今天怎能達到兩萬句」的壓力。不要去理計數器,兩萬句佛號很快就能達成。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。

北京有一年輕男住持如願法師,很忙又要建彌陀村。有天他昏倒被送到醫院,當時已瞳孔放大,醫生說是腦栓塞。急救後,20個小時沒有呼吸,竟能再睜開眼睛,但一時不能講話。他要紙筆寫:「死得快活得快,人生自有真誠在,修行總會得自在,生至死至在比賽。」看他整天忙,好像沒在修行,但事實上他有。十二天後,如願法師可以說話,走回道場,可有中風患者能恢復得這麼快?事後他說,睜開眼睛時西方三聖在面前,不是接引他,而是送他回人間。這位年輕法師,一心為佛教忙。念佛,不是嘴巴一直唸而已,心很重要。所以,他才說:「人生自有真誠在,修行總會得自在」,大家要注意下一句「生至死至在比賽」。我們繼續念佛!


10/05 上午香
  佛七、禪七為何要有主七法師?

是要主七法師,以其親身的修持經驗,引領大眾攝受法益。倘若主七法師開悟了,那是否每一参加共修者,都會開悟?不一定!許多人會先揀別執取,一定要有已開悟的法師主七,才願意参加。

事實上,主七法師可能沒空開悟,例如佛陀入涅槃時,阿難尊者身為侍者,常隨佛陀身旁聽聞每一部經典。為何每一部經典前面要加上〈如是我聞,一時佛在舍衛國…〉,這是佛在入涅槃前所交待的。阿難是佛陀眾弟子中最多聞者,當然最有資格参與結集經典,可是大迦葉尊者卻說:所有參與結集者,都是有神通的阿羅漢,你沒有神通不可以進來。阿難到底有無開悟?

在〈楞嚴經〉裡有記載:「妙湛總持不動尊,首楞嚴王世稀有,銷我億劫顛倒想,不歷僧祇獲法身」。

這是阿難尊者所講「不歷僧祇獲法身」就是開悟了,跟佛的法身已相應,但是他沒空得神通,就是沒開悟啊!因為他要照顧佛陀的起居生活,尤其佛陀到八十歲老邁時,許多事情皆需阿難幫忙處理,他就空不出時間來修行開悟。因此,禪堂裡的禪師,可能尚未達到徹悟境界,大家不可因而心想或說道,未開悟的禪師,怎能教導大眾修行?只要他對禪七的規矩與程序,確實相當熟悉明瞭,就可領眾一起共修。

如果有人謙虛的說:我沒開悟。那你也相信?開悟就是悟到我沒開悟,並無開悟這回事,才是真正開悟。因此,大眾到道場修行,不論是打佛七、禪七,抄經或跟隨法師學習,都要依教奉行。進入修行門,法師教你如何作,你就照作,要你坐著你就不可站立,要你躺著你就不要起身。師父會教你如是作,一定有他的道理在。能依教奉行,首先即降伏了我慢、我執,「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方名菩薩。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是較微細的,最麻煩的是,自以為是的我、自卑的我、傲慢的我、狂妄的我,此等我執、我見只有依教奉行方可袪除,正所謂「心門不開,佛法不進來」。

参加佛七,旨在降伏傲慢、自卑、狂妄、混亂、顛倒等妄心,念念要能如是認知。因此,念阿彌陀佛要念得心甘情願、專注虔誠,每一句每一枝香一直累積下來,七天或七七四十九天,十個佛七甚至一輩子,自己都要永遠清楚認知:

若能時時以無妄正念,受持這句阿彌陀佛名號,是我這輩子最大的福報,是我千載一時一時千載,得以成就的最佳契機。

若能如是思維,就會拚命的念下去,念到擋都擋不住。有此power,任何內外境都無法阻撓障礙你,若無此Power,要自我反省覺察到,問題的環節在於沒有「發心立願」。

淨宗十一祖〈省庵大師〉的「勸發菩提心文」寫道:「入道要門,發心為首,修行急務,立願居先」。修行人若未發廣大心立堅固願,總是徒勞辛苦不能成就。念佛至今你有無發起,將來一定要成佛的菩提心?如果僅是口念不入心,又念得含混不清,要念到何時方可成佛? 〈省庵大師〉學經教不到三年,師父即傳法與他,参禪僅四個多月就開悟了,這是精進修行的力量所致,而精進的力量來自發菩提心,發來世定要成就菩提道的心。

我們不是來此世間蹉跎嬉戲的,因之,務必把握每一個念佛當下,能把握念佛當下者,永遠不會覺得累。不會累就是精進力量的顯露,有精進力方可成就道業。六度波羅蜜、七覺支、八正道,皆鋪陳「精進力」是修行要義。沒有精進力,就好像一部車,其引擎不能發動,當然無法行駛,此引擎即如同發菩提心。大家要用心檢討,依教精進修行。

佛七第五天,應該不會覺得累了,這代表念佛的精進力,已漸漸顯現。止靜(靜坐)時,若中斷了佛號,馬上要反省為何會如此?要立即覺察到,自己有無發心立願?〈省庵大師〉的名號有反省之義,字〈思齊〉也具見賢思齊義涵。我們要以高僧大德、祖師、前輩,他們的修行為模範,省庵大師能作到的,我們只要戮力急起直追,當然也可成就道業。

〈星雲大師〉在人間佛教中,絕對不會說:只有我才能稱為大師,你們統統要很尊敬我。他希望的是,人人都能和他一樣成為大師。〈阿彌陀佛〉僅是要我們念他?不是!是祂發了大慈大悲的心願,只要能念我(阿彌陀佛)者,就可到極樂世界,也可成為〈阿彌陀佛〉。〈阿彌陀佛〉是無量光、無量壽,眾生自性裡有無具足?有!在那裡?繼續念下去,持之以恆,終究會明白。


10/04 晚課香
  阿彌陀佛

昨天主任來跟大家開示,講到「八種自在的解脫妙方」,教化吾人要有正確觀念,大眾是否做到?倘都做到便能自在,跟「覺者」差不多了。

我們打佛七應了解淨土宗祖師,祖師行儀可當我們的模範。在祖師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應屬印光大師,因為離我們最近,而離最遙遠的慧遠大師印象就模糊。其實對很多事情印象模糊並非不好,譬如對貪瞋癡及恩怨情仇不需記住,記住了徒增煩惱。但對佛法卻不能模糊,佛法告訴我們如何自在、如何解脫,故要記住佛法。早上起床到現在果能一句「阿彌陀佛」堅持念下來,哪怕不能解脫。但有人到晚上就像手機一樣幾近沒電,也有人心想才第四天,怎麼熬到第七天,如此日子就真的難熬,不如把握當下一句佛號。

在念佛共修時,維那不要於高音處煞板,應趁著氣息向下滑時順勢煞板。今天是第四天為關鍵日,大眾要多喝水不講話,否則聲音沙啞,最好連夢話都不要講,不講夢話可能不易做到,所以要學習睡覺之前執持一句佛號。依中醫理論,做夢肇因於肝、腎、脾等臟器不好,臟器沒顧好就會做夢,做夢乃魂魄守不住身體,到處亂飄,導致身虛體弱,是以如何讓身心安定,唯有起床直至睡覺都持佛名號。

之前佛學院曾有位學生述說,他睡覺時去天界看到阿修羅和帝釋天吵架,此學生身心常常沒安住在身體上,連晚上睡覺都到處遊蕩,因為身心不定,在學院讀書遇到宿舍伙伴對其有所微詞,便無法安住,後來選擇離開。

因此行住坐臥都要念佛,更重要的是連睡覺都要念,這方面要學習省庵大師,他20幾歲就學經教,並且講經說法。在昭慶寺受具足戒,昭慶寺是杭州四大寺,諸多祖師與昭慶寺都有因緣,省庵大師也在昭慶寺依容選法師剃度並受具足戒。母親在他7歲時就帶他拜清涼庵容選和尚為師,15歲剃度出家,24歲受具足戒,受了具足戒成為法師、比丘,開始很精進持戒,而且戒律嚴謹、衣缽不離身、日中一食,與善導大師一樣。傳記中說,善導大師隨時隨地都袈裟威儀,除了休息時間外,衣缽不離身。省庵大師且行不倒單,他在受過具足戒以後約25歲左右,就到渠成法師處學講經說法,與渠成法師學法華玄義,又拜會紹曇法師,聽講唯識、楞嚴、止觀,這些都是經論中重要的教理。

唯識猶如佛教之心理學,研究人對六根、六塵、六境、六情等名相,這些名相在唯識中都有解釋,如眼睛看到東西會有所分別,對所見事物印象之深淺,甚或完全沒有印象,取決於心之作用,了解唯識就能對自己的心有所了解。你懂你的心嗎?其實多數人不懂自己的心,如果不懂自己的心很多佛法就無法趣入。

回憶三十多年前讀佛學院時,課程安排甚好,初學就上大智度論、唯識三十頌、華嚴經、六祖壇經、金剛經,那時在臺北才剛開始學習,臺北有很多學識高超的大法師及居士,如天台四教儀跟剛往生的慧嶽老和尚學習,華嚴由楊政河居士教授,唯識乃常覺法師教導,大智度論是游祥洲老師,這些都是一時之選,慈容法師任院長,特別請名家來上課,但是上唯識時我會打嗑睡,似乎跟唯識不相應,倘非要敲鐘可能睡得更厲害,當時主動承擔上下課敲鐘任務,坐在靠門旁邊,時間到就要敲鐘,所以不能睡著,每每眼皮滯重必須用力撐開,為何如此,原因在於聽不懂唯識,覺得太無聊,雖然老師很高段,但初學者根本連名相都不懂,更無法聽懂義理,如同英、日文單字背得不夠多,便無法與人交談。

可見資質不夠就不能領略經文大義,佛學院讀到二年級還增加八識規矩頌、唯識三十頌、唯識二十頌,這些經典在佛學院的時候都聽過,但都沒記住,由於我25歲才接觸佛法,起步較慢而要背誦的太多,以致不能了解經義,但是究其實關鍵在於心門有無開啟,因為心開就能意解,所謂:「心門不開,佛法不進」。然則,如何讓心門開啟,即要有行門的功夫,譬如讀書每個字都懂,卻不懂整體涵義,佛法也是如此,並非文字上所看到的表相,必須時時聽經聞法才能了知佛法大意。

一般而言,講經的法師才稱之為法師,教打坐稱之為禪師,修戒律的稱為律師。能講經說法的法師很重要,所以省庵大師去拜紹曇法師聽講唯識、楞嚴、止觀,這三個就是開心門的鑰匙,尤其《楞嚴經》、《法華經》,古德有言:「開悟的楞嚴、成佛的法華」,可見發願將來要成佛,如果沒有讀法華經,沒有發大乘心就成不了佛。楞嚴經更是開悟的鑰匙,懂得在行門上用功,開悟就不遠了,省庵大師學到這三部大經,他很精進研習,晝夜不斷用功,不到三年大乘的佛學都學會了。試問我們能夠不到三年就全部學會嗎,想必是全不會!

猶記以前在小港講述楞嚴經,我非常認真講演,但是學生聽不懂,聽不懂表示不相應,可見要學懂經典實在不易。而省庵大師3年不到都學會,因而獲得老師認可,擬傳法給他,傳天台正宗靈峰四世,靈峰四世是蕅益大師一派,蕅益大師註解很多經書,省庵大師既被傳法,即有註解經書之功力,其後又得到解門的傳法,如同得到畢業證書一樣。省庵大師又跟崇福寺的靈鷲和尚參禪、參話頭,參四個多月「念佛是誰」,有一天忽然開悟,開悟時說「我的夢醒了」。反觀我們都會做夢,但我們做的夢醒了嗎?

省庵大師先學解門,於唯識、楞嚴、止觀這三部重要經典都已融通,顯現其理悟上通透,然除了理悟尚須行修,亦即要行解並重、理事圓融,如華嚴經言:理無礙、事無礙,進而理事無礙,最後達到最高境界「事事無礙」。可知他學經教已達理無礙,參禪開悟,說「夢醒了」已達事無礙。大抵言之,世人欲修到此境其實沒有幾個,要修到省庵大師參禪開悟,能夠理事無礙更是鳳毛麟角,而他卻開悟了,開悟後言行舉止必然不同以往,靈鷲和尚見此情況甚喜,認為找到住持及傳人,便想把崇福寺傳給他,但是省庵大師無意接受而離開,離開後前往真寂寺閉關。於此觀之,覺者即使已修到理無礙事無礙,卻仍精進不懈,從來不認為自己開悟,只說「我夢醒了」,既不接受傳法,亦不擔任住持,仍做自己該做的事。

反觀現今台灣教界,聽聞有些法師特地跑到大陸名山叢林去求法,請那邊的老和尚傳法給他。再看省庵大師已然悟了、夢醒了,卻不求傳法,也不想當住持,前往真寂寺閉關,白天讀大藏經(從遼即開始編大藏經,宋、明到清朝已有很多藏經),夜晚就持佛名號,3年期滿信徒請其出關講法華經,他陞座開演宣講法華經,滔滔不絕,令所有聽聞者讚不絕口,大獲好評,但他並不因此認為自己是大法師,在己亥年去四明山阿育王寺舍利塔,瞻仰、禮拜佛陀舍利,以是對佛法的體會更深,先後五次燃指供佛,感嘆見不到佛的真身,悲嘆不能與佛同時,因而在瞻仰佛舍利時燃指供佛,將手指用布纏起來後倒油進去,再點火將手指當蠟燭燃燒,總共做了5次燃指供佛(據說有人燃一次就痛死在舍利塔前),此舉實非常人能及。

我曾看過虛雲老和尚所著「空虛的雲」,書中提到阿育王寺因有佛陀舍利,從古至今很多修行人到那兒會燃身供佛,有人點燃手指、有人點燃手臂來供佛,他們認為舍利是佛的真身,故在頂禮舍利時出現諸此行為。且觀我們手指被熱水燙一點就疼痛難忍,而省庵大師竟然五次燃指供佛,五指皆燃等同一隻手,令人敬佩。進而更學阿彌陀佛過去生法藏比丘,在佛前發48願,所以感應佛陀舍利放光,可謂殊勝難得,其堅定之信念令人讚嘆。

試問大家去禮拜佛陀舍利有感應放光否?佛光山於1998年迎回佛牙舍利,當時暫厝如來殿四樓,直至2011年佛陀紀念館落成方迎至佛館。暫厝如來殿時,曾有位遠從澳洲回來的信徒,於除夕夜參觀時間結束時趕至如來殿,請求法師讓他禮拜舍利,法師受其誠心感動使其禮拜,竟感得佛陀舍利放光,他稟述法師看到佛牙舍利,且描述佛牙狀貌,可見誠心能與佛相應。省庵大師發心五次燃指供佛,亦感得佛陀放光,便集合出家、在家眾廣修供養,並於每年佛涅槃日,講演《遺教經》與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開示「是心是佛」的真諦。省庵大師在佛陀舍利面前五次燃指供佛的宗教情操,至今無人能與之比擬。

目前諸多大道場(如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)立碑寫上「禁止燃身供佛、捨身供佛」,乃因有人到那邊禮拜佛菩薩,也許有感而發,看到斷崖便往下跳,所以現在皆立碑禁止這種行為。省庵大師五次的燃指供佛,現在仍無人能出其右,可見淨土宗第十一位祖師有其功行高超之處,尤其他所寫《勸發菩提心文》,列為佛學院必誦經文,無論初學佛及念佛行者都應誦持,並於誦持當下發菩提心。

省庵大師見到當時參禪者雖參「念佛是誰」,卻往往變成狂妄之徒,將開悟掛在嘴上,不似省庵大師真正開悟,卻不自稱開悟,只說夢醒了。因此無論參禪、念佛都需發菩提心,未發菩提心往往成為狂妄之禪和子,故而出現無知舉動,可見發菩提心之重要。我們亦應堅持發心:一句佛號念下去。


10/04 下午香
  阿彌陀佛,今天早上講到眾生的業力,菩薩的願力。不管是菩薩還是眾生,能夠成就佛道的還是這個心。念佛也稱為念力,大家念一天佛下來,習氣又少了多少。也有人不但沒有減少,還反而增加。

禪宗形容會比較直接,一針見血的說出,修行不管念佛、修禪,都像是在挖糞坑。一直把穢物掏出,這些都是妄心妄念,障礙我們的真心。所以禪師都會說:我有明珠一顆。明珠就是我們的真心,你找到了嗎?有的人打了48個佛七甚至乘以二倍的次數,但明珠找到了嗎?

如果真的找到了,會講嗎?應該不會講,因為本來具足啊。沒有丟掉啊,只是太久了,遮蓋在最下面,掏到最後還是會找到,找到之後要如何?這明珠長久埋在糞坑裡,雖然本體不受影響,但外面還是沾染穢氣,就像我們說的習氣。

有的人以為他打很多遍的七,就很有修行,很了不得,這就是有我相了。佛在金剛經說:我相,人相,眾生相,壽者相。此話非只對虛菩提說,而是對每個眾生說,我們有修便有相。即使說是明珠真的是明珠嗎?凡所有相皆是虛妄!那到底哪一個是真的呢?其實都是真的!只是我們還沒悟到那個點。如果心不能相應到這個法,就無法相信真與妄其實是同一體性。

有很多海外回來打七尋找自性的蓮友,我們還是多講國語,讓他們能聽懂瞭解。佛陀說法是最高明的,沒有語言障礙,佛以一音演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。佛陀只要用佛的大圓淨智,一切都清楚明白。

要修到和佛一樣,我們要念很多佛,今天已經第4天了,如果每天念佛一萬多聲,今天至少有五萬聲了。如果每個呼吸都念一聲佛號,一個人一天至少有兩萬多次的呼吸。如果隨著呼吸念,是可以念到2萬聲的。

有的人也說,我都不只念3萬,但是您是念佛3萬,還是按記數器3萬。我們按記數器會變成習慣,有時打妄想也會按,您有注意到嗎。

以前有一個老婆婆,念佛很勤快用豆子記數,念到往生時發現不對,怎麼沒有到極樂世界,反而見了閻王,老婆婆說我每天很認真念佛用豆子計數,至少念了好幾車的豆子。閻王說:好,我查查看。請小鬼把那些豆子拖過來,果真是好幾車。突然起了一陣風,這些豆子都被吹走了。原來豆子都是空心的。只有幾顆實心的豆子留在車上。 閻王說:這幾顆實心的豆子是因為老婆婆怕雷聲,有一天雷聲大作,因心生害怕,大聲念了幾聲佛號,只有這幾顆豆是實心的。

我們在念佛時,要有觀照心,這個念會養成習慣。但妄念也會變成習慣,自己要知道哪些是正念,哪些是妄念,要能觀照分辨出來。

如珠寶工人的分辨能力,把受污染的明珠再加以清洗,而清淨的明珠作供奉展示。所以基本條件上必須有正見,才能判斷真與妄。

小乘阿含經典是學佛的基本,應具備的八正道以正見為第一,正見從何來?初步基本上第六意識要能分辨何者是正,何者是邪。

但現在有的人又過份執著,強調自己才是正見,別人都是錯誤,這已非佛陀所說的正見,正確的見解才是正見,沒有尊重、圓融,只強調自己的才是對的,這也不是正見。

把八正道、12因緣、七覺知等等基礎通通打好了,就會有正見,能正確的分辨正邪真妄。所以 星雲大師說佛光人要正派。

學佛是學正見處事正派,不是要學怪力亂神。有的迷信神通,說自己念佛念到可以看到前世因果,學佛學到最後變成神棍,都被混淆不清了。孔子說:子不語怪力亂神。怪力亂神就不是正道。

我們念佛念到心清淨,您會希望看的什麼?有的人想看到蓮花,有的人想看到觀世音菩薩,為什麼不想看到自己的佛性。念佛之後,心靜下來,自己的覺性就會明顯的覺知到,今天我來念佛,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,回到極樂世界的那條路。

為什麼沒有那個動力,就是沒有發菩提心,就是必須要有一個目標,我們來打佛七就是有目摽,要打掉自己的執著。或許我們過去閱讀很多經典,但現在來打佛七只是行門的開始。行解必須並重,才能修行的穩當。

現在我們在打佛七,您就必須先放下所讀的經典,專心念佛。今天念到第四天了,覺照的覺性起來了,有了法喜,這些都是自受用。已經有覺照有法喜,此時要把握不要去攀緣,不要去講話,因為這些都還只是親見佛性前的方便。不要去執著,即使見到佛菩薩現前,也只是佛菩薩給您的一點信心。

我們要把心往內觀,在無量劫來我們的六根攀緣六塵,這些都會儲存在我們的記憶體中(八識田),我們在念佛,這些八識田中的記憶種子會現前,會產生種種像,並無稀奇之處,勿需執著。繼續念佛。


10/04 上午香
  阿彌陀佛!

我們這兩支香,繞佛開始,都沒有敲法器,有沒有感覺身體、嘴巴跟心,這身、口、意有沒有比較協調,如果下午再敲木魚,會不會就不協調了呢?等一下我們可以試試看!

有的人就習慣要有敲法器才會念,沒有敲法器就不會念,這樣算會念還是不會念?會一半而已!有人帶著你就會念,如果沒有人帶你就不會念,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力量來成就,你這樣子就是沒有力量。如果自己能夠自己唱、自己念,就是你有念力、有那個力量。今天成就你來打佛七的是什麼力量?信仰力、願力、精進(就是行的力量)、信心的力量、信願行的力量、無常的力量...還有呢?

還有沒有人可以講出什麼力量?其他沒有講的,你們是(依)什麼力量來的呢?依業力來的嗎?剛好蓮友說:「我要去打佛七,那你在家裡做什麼?」「沒事啊!」「你在家裡沒事,就跟我一起去打佛七!」「喔好吧」

這個就是「業力」,行為的力量,別人的行為的力量把你拉進來。

我們講一個譬喻,你吃到不好的東西,胃腸不好,發炎了,拉肚子。你能不能說不要拉,現在我在念佛。肚子嘰哩咕嚕嘰哩咕嚕要跑廁所,你能不能不去?這就是「業力」。

業就是行為─身業:身體的行為;口業:嘴巴的行為;意業:意念的行為。這些行為會產生力量,好像一個電風扇在那邊,我們如果沒有打開它,沒有插插頭,沒有給它電力,電風扇就在那邊,它不會發生作用。要有電力,要有開它的動作,然後電扇就開始轉了,產生涼風出來,這個就是行為的力量。

如果我們打佛七,你一直拉肚子,能不能成就?可能會有腸病毒喔!當然我們這裡是不會這樣,但是如果你有發生這種現象,你要讓它繼續發生下去嗎?這就是隨業力去。

隨這個業力去,就是吃到不對的東西,就是造業,造業會產生這個行為力量,業力─一直拉肚子,一直跑廁所。你希望趕快好起來,所以要趕快去診所報到,詢問醫生,什麼藥的力量可以趕快讓我停止拉肚子,所以你要願意去。

不能拉肚子了,糾察師父說「你這樣不行,要趕快去(看醫生)」「不要!我要繼續念佛」。

你的願力很大,但是如果業力大於願力,也就是拉肚子的力量大於願力,那你能不能在這裡坐的下?一定坐不下。這就是眾生的業,跟佛菩薩的願。

地藏菩薩現在還在地獄裡面嗎?祂在需要祂的時候祂就會出現,不是只有在地獄。大家都知道地藏菩薩成佛了嗎?祂說「地獄不空誓不成佛」,那地獄空了沒?這就是祂的願力。但祂成佛的資格早就具足了,所以祂現在不成佛是因為眾生的業力,還有菩薩的願力。

業力與願力不一樣,但有一個地方一樣,都是「力」,是正面的力量還是負面的力量?一正一負剛好抵銷?我們在這娑婆世間,眾生的業力、菩薩的願力,就好像兩個在拔河,這邊菩薩的力量較大,就拉過來;(當)眾生還昏迷不醒,執迷不悟,就又被拉過去,所以在娑婆世界災難不斷,是眾生的業力。但是有很多菩薩乘願再來,如果沒有菩薩的願力,現在的世界可能更糟糕。

我們現在在念佛,一樣都在念啊,佛成佛也是這個念,我們在這裡輪迴也是這個念,身口意業緣六情,不一樣的是菩薩是發菩提心,看到眾生這樣要把他救渡出來,但是我們看到眾生這樣要救渡他,還要看他會不會覺悟,如果不覺悟,你想拉他上去,他(可能)會把你拉下來。如果你是菩薩,你會怎樣辦?跟他一起沉淪、跟他一起墮入苦海中?所以阿羅漢就先成就自己。

我以前我還沒學佛,還沒讀《阿含經》時聽人家說,大乘就是菩薩道,不要像小乘的阿羅漢。好像在罵阿羅漢,覺得阿羅漢好像很沒有出息。等到我讀佛學院的時候,有一個研究《阿含經》的老師,楊郁文居士,在教界很出名,他是一個醫生,他研究《阿含經》純粹是自己喜歡,他把厚厚兩本大正藏的《阿含經》都翻的很熟,在幫我們上課時,他不用看就可以說「你們翻開第幾頁,講到阿羅漢,再翻開第幾頁也是講到阿羅漢」。講十二因緣,雜阿含、長阿含、中阿含,這裡面有講到十二因緣的他全部知道。

他上課時告訴我們其實阿羅漢不是像我們想的,是「自了漢」,他說阿羅漢是想要能夠修到無學位,他覺得他才有能量、力量來救人,因為他覺得他力量不夠,他並不是不發心,他不發心怎麼修到阿羅漢。

我們現在都說我發心了、受菩薩戒了,請問你們證得阿羅漢果了嗎?有啦,在家拜佛都有用四果,但是你有沒有證得「四果」?阿羅漢就是「四果」,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。(當)我們在說阿羅漢怎樣,我們自己做到了嗎?

阿羅漢有大阿羅漢,佛陀的十大弟子,那些阿羅漢弟子就是外現阿羅漢相,內修菩薩行,那是願力來的。釋迦牟尼佛是他的老師,老師來娑婆世界,所以他要去幫忙。娑婆世界必須是這樣的身分,所以他們就現那樣子,因為一個世界沒有兩個佛,只有一個釋迦牟尼佛。

文殊菩薩是誰? 文殊菩薩過去現在未來都成佛,那祂為什麼在我們這裡現菩薩相?對,就一個中間的位子。觀世音菩薩是不是過去正法明如來?對!我們看佛經裡,有的人就搞不清楚為什麼這些佛都跑來娑婆世界,是因為眾生的業力,眾生都在這裡受苦,佛菩薩來這裡跟他「同事攝」,同事─跟他當同事,現一樣的樣子,然後來渡他、勸他。看起來是共業,但實際上是願力。

共業的業力跟發願的願力(發成就菩提的願力)都一樣是從心裡來的,我們這個心為何會左右搖擺不定,我們沒有定力,隨外境起舞,人家講什麼話你覺得也有道理,因為你自己還沒有找到你的真心,你不知道你的目標。

我們在學習時,好像小孩子學走路,顛顛簸簸的需要大人扶,等到他走的很順了,就用跑的,你都追不上,因為你老了。

但是佛菩薩的願力,不會像眾生的業力這樣,祂的願力是一直到成佛的,精進不退的。眾生的業力(身口意)是因為六境六情─眼耳鼻舌身意攀緣外境產生情緒的作用,所以力量就會隨著風大力量就大,風小力量就小,沒風就沒力,外境來決定它,那是業力。自己立下一個目標一直到成佛,都不變,那是願力。

那我們現在是業力還是願力?

念佛就知道,一直念到最後,你是不是念佛的「念」還持續著,念完止靜了,甚至是在睡覺,那個念佛的「念」一直念,這表示你的念力很強,這念力就可以轉變你的業力。如果我們的念力比業力弱,也就是說我們身口意的行為,(例如)我喜歡找人家聊天,哎呀這無聊,七天都在這裡,大家都好像很安靜,那是你的業力。比方說你以前喜歡東家長西家短的這個力量很強,你就會覺得這幾天很無聊,很想去跟人家講話,但是你講話,人家就會說:你不要講話喔,會被掛「饒舌」牌子。你為了顧面子不要掛饒舌,就開始收攝你的心,開始認真念佛,你的願力就出來,願意念佛。佛菩薩的願力─要渡眾生的願力和你願意念佛的願力當然是不一樣,可是一樣是願力,它會把你正面的力量提升起來。

我們如果遇到外境不好,就是我們過去生所造的業,我們想念佛,卻有人找我們去玩,「才幾萬元而已玩十幾天,去那裏(佛光山)才七天,還要給常住好幾千」。人家這樣告訴你,如果你過去生的業力很會算計:我去打佛七有時候花好幾萬,看到這也做,那也做,這樣加起來也好幾萬,好幾萬可以讓我去九寨溝、張家界玩好幾天,可以去歐洲玩兩星期...。

算計後就去玩了,這就是你過去生這種玩樂行為的力量跑出來,拔河拔贏了,你不來打佛七了。但是如果你的願力大:我沒有念佛不行,沒念佛一些壞習慣都跑出來,越來越壞,不行,我要去打佛七,花多少錢做功德我也甘願啊。這就是願力又拉回來。

眾生在娑婆世界就是這樣,當人有這個好處,就是會分別,所以有些學佛的人會說你分別心很重。其實有分別心也是好的,等一下你去過堂,(如果)行堂舀飯掉到桌面上,桌面其實擦很乾淨,馬上把它放回你的碗,你感覺如何?如果你是潔癖的人,你就會想已經掉到桌上,還弄過來,這樣不髒嗎?你在吃的時候,就會覺得髒髒的。我們小時讀到杯弓蛇影,就是有一個人去朋友家喝水,覺得水裡面好像有彎彎曲曲的東西,他想那是不是蛇呢?是不是一條蟲啊?喝下去就覺得肚子很不舒服。後來才知道,原來那個影子是牆壁上弓箭的弓倒影在杯子裡。他因以為杯子裡有蛇、蟲,一直覺得已經跑進肚子裡,所以心裡不舒服。這是自己幻想出來,也是一種業力。眾生在這邊輪迴,很會打妄想、亂想,那個業力影響我們。所以我們現在來這裡念佛,就是要把我們跟佛一樣的真心找出來,這句阿彌陀佛,會把我們的心淨化下來。

我們這幾天都敲木魚念得很順,昨天大家都念得很順,突然間木魚沒有了,剛開始你會覺得不習慣,可是上一支香念,這一支香念,你們習慣了,反而你會覺得沒有木魚我更專心。

因為真正要念佛的是你的心要念佛,不是木魚要念佛,也不是麥可風要念佛,是真的要把你內在能念佛的心帶出來。所念的佛在你的心中,就是唯識講的「能念所念」有一個對像。我們現在是眾生地,還在修,所以我們要有一個目標,我念阿彌陀佛,要念到不斷,能念的心要把它念出來,念到心能感受到清淨法喜,能念所念。

如果能念到能所兩忘,就是能念的跟所念的,在三時繫念裡中峰國師的開示:

【能所兩忘,到家之說,不容再舉,捷逕之詞,何勞挂齒。】

這句佛號要變成你心中唯一的念,這個念就會強起來,好像阿彌陀佛的願力放光,你的心地就光明,那你的業力就轉變,身口意的行為就會轉變。

大家從第一天來報到到今天應該會不一樣!我們旁邊一起過堂的師兄、師姐,甚至法師就會看的出來「第四天了,他們都念的心很靜了」,或是「看的出來,今天佛七一定是第一天,大家這們吵雜」。

旁邊的人馬上能感受到業力的慢慢轉變,被佛菩薩的願力尤其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,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轉變我們的力量,轉變成願力。

佛菩薩跟我們共業下來渡我們,就是要把我們的業力轉變為祂們的願力,所以我們阿彌陀佛繼續念下去,就會在阿彌陀佛的大願海中轉成願力。

希望大家再加油,我們繼續來念佛。


10/03 下午香
  早上、下午各有兩支香,晚上有一支香,實際上兩支香與—支香的時間差不多。

今晚我們修持中心主任「慧昭法師」會來開示,大家要專心的聽。

現在,大家在念佛方法上有較熟練,所以念得比較和諧。我們念佛,要把聲音唸出來,念頭跟著阿彌陀佛,所謂隨文觀想。念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,佛的形像要在腦海內。如果口念,內心沒有阿彌陀佛,就是身口意不合一。

眾生煩惱眾多,口唸阿彌陀,大腦想其他的事情,此時,耳朵聽的就不是阿彌陀佛。我們每天從早到晚念阿彌陀佛,就是用阿彌陀佛的無量功德,來淨化身心,清洗業障。我們在家做功課,電話來會有影響,接不接都會有念頭,所以要先將電話關靜音,以免受影響。

我們眾生,大部分都與外緣相應,所以三時繫念,第三念就有說「合塵背覺」。我們要知道如何覺,不與六塵相應,如果相應,就會產生相應的境出來,這樣下去,就不能解脫了。所以要捨妄歸真,三時繫念時,隨著人家唸,為何四個字要念這麼長,現在才知道。

「捨妄歸真」說的容易,做的難。就像現在大家都有手機可以用,去年佛光大學的學生來念佛,我們先收手機,學生在心得報告時說:前面兩天,在思念的是手機,而不是阿彌陀佛。後來手機發給他們,大家馬上靜靜地在看訊息,因為大家與手機相應已經成為習慣。這是我們的真如嗎?能成佛嗎?

有人在等飛機火車時玩手機,電話來都不接,這樣就不好。

有人說手機是二十一世紀的毒藥,大家都中毒很深,為何要用手機!因為我們是現代人,所有現代科技的產物,我們也要會。但我們要知道如何控制,那才能自在。

所以,三時繫念時拉長捨妄歸真,就是要強調一下,若能歸真,就能逺於四生門戶。

後面是:縱橫萭法... 清泰故鄉。

止靜時能繼續念佛,就能找到我們的清泰故鄉。


10/03 上午香
  剛才大家歸位的時候,歸位是站在拜殿的後面,要坐下來時,東單應從左邊,西單應從右邊,可是我看到有人從拜殿跨過去,如果是拜椅這麼高,你可以從旁邊空隙閃過去,否則跨過去可能會踢到,而且也比較難看。

短期出家戒會要求比較嚴格,那時候被要求會覺得不自在,所以現在我們打佛七、上殿、共修,就要依照規矩、注重威儀,以後參加戒會時就不會感覺到被要求,因為本自具足。

威儀要求嚴格是為你好,昨天有人遲到,光一支香就有7個人遲到,比我晚進來,在前幾次的佛七從沒看到,今天比較少,兩人,因為糾察師父有在要求,就會有所警覺。剛剛那一支香,念佛沒有流汗的舉手,大家都流汗,還有人沒流汗,我們在念佛的時候,止靜以前還念得很大聲,很明顯的,開靜之後比較小聲,有幾個人沒念?有人說:我不是沒念,是累了。你累了,就會想,反正大家都這麼會念,師父也不知道誰有念、誰沒念,其實我知道,只是裝傻。

自從出家後就裝傻,為什麼?因為不需要用到那個功夫。就像念佛功夫夠的時候,不用特別去念就知道了。以前,在運動的時候,在教學生因為要喊聲,哪一個沒喊出來,我都知道,哪一個喊錯了,我也知道。因為當教練就有辦法點出他應該要改進的地方,那是學生花學費來請你教他,所以你要盡責。當時我們都要「精光」,否則就沒有人來練功夫。不過,來佛光山不能太「精光」,不然會讓人家以為你在挑毛病,不慈悲。

念佛到了第三天,如果你是新參就可能會覺得累,老參有時也會覺得累,身體一定會有反應,你就會投降。想一想,如果你生病時,有人告訴你,念佛生病就會好,你就拿一個念佛機來念,只是念佛機念,和你自己念不一樣。

自己念就聲音而言,聲音會用聲波震動你的氣脈,氣脈震動,氣血就流通了,病就痊癒了。為什麼會生病?因為氣血虛弱的地方,被風一吹就感冒,如果你能在這個位置上去加強就會好。例如,哪一個窗戶沒關好,你會知道,因為看到窗簾在飄動。所以風怎麼消除?就是要吃藥,醫生也會建議你睡一下就會好了,因為有時是睡眠不夠。

新參如果覺得累,是因為睡眠不夠,起煩惱,忍不了,可不能在這裡倒下去,你可以跟糾察師父說要請病假去看醫生或到房間休息,還是到旁邊休息都可以。大人還會自我控制,小孩子可能就倒下去了,爸媽會嚇到,尤其是新手爸媽,常被小孩嚇到,結果去看醫師,醫師說只是感冒而已。因為孩子比較嬌弱,身體虛弱一點就是要倒下,反正媽媽就是要抱他,爸爸要帶他去看醫生。我們是大人了,要懂得調整,所以佛是醫王,醫王現在不在?在啊!在佛陀紀念館,一顆牙齒在,佛陀是醫王,藥在不在?藥最重要,第一等藥就是念佛。

你現在會累、無力,是因為心念弱下來。有一位禪師和徒弟去雲遊,弟子揹行李,有事弟子服其勞,可是因為行李重,弟子問何時會到?何時可以休息?師父回答:等一下!弟子走到落後,師父催著他趕快走,弟子說:又不是你在揹行李,是我在揹,很重耶!走著走著,師父大喊:強盜來了!結果徒弟跑得比師父還快,師父就問:「你還會覺得行李重嗎?」徒弟說:「不覺得,命比較重要,強盜來會殺人的,我一聽到強盜就趕快跑。」徒弟又問:師父怎麼走那麼慢?師父回說:沒有強盜啊!只是想試試看你的潛力。

由此可見,心的力量很重要,我們在念佛,如果你不是主動念佛,像拖車一樣被人拖著念,那會很累。以前剛開始教信徒念佛,我也念得很累,可是我是堂主,再累也要念,直到現在功夫就練起來,因為有一個你是堂主的目標,就是要當火車頭,要有力量,所以每個人信願行,相信阿彌陀佛的世界,但是不能念著念著就想阿彌陀佛怎麼不來?你要有願力,今天念一萬次、兩萬次,師父念那麼快,我要比他更快,可以嗎?當然可以,可是要配合法器。

如果沒有法器也可以,但是會不合,如果你有辦法衝第一,然後讓大家跟你。所以為什麼會越念越快,不是我念得快,而是我在念「阿彌陀佛」時,有人念得比我快,我就跟上去,他又念得更快,我又追上去。如果一個人念,後面的人又不接,自己念時就會減速,就像汽車沒油一樣,這樣就會越念越沒力。

以前我都是當拖車頭,很多人都要我拖,否則就只在原地。我現在就當推車的,讓你們念佛,你們「阿彌陀佛」,我在後面接,不知不覺你們就越接越快了,這樣就比較省力。大家互相將佛號執持下去,淨念相繼,沒有斷掉,一念接一念,你就不會打妄想,不要想說我很累,他們念得很好,就讓他們念就好,反正不差我一個,如果大家都這麼想,就會少了很多人。止靜以前念得很好,為什麼開靜之後會念的人比較少,因為有人心態如剛剛所說,認為有人念就好。

其實,有一個重點,大家要注意!就是煞板時,覺得很累,想喘口氣,就沒有念,心中沒有繼續念,在打妄想。等到休息的時候,就會想慢慢來就好,甚至有人就認為別人念就好,代表你已經中斷了,你已經被妄念打敗了,所以不是念「阿彌陀佛」的念都是妄念、雜念,都是來擾亂你的。這支香念完就要吃飯了,有些人拼命念,因為肚子餓了,有的人胃不好,肚子餓就會覺得不舒服,如果你一直執著在胃上面,就會更不舒服,若能專注在「阿彌陀佛」上面,把它忘了,這個功夫才是你要學的。

為什麼?因為如果臨命終、或危險時,遇到大災難,要死不死的,這時候,你要念「阿彌陀佛」或喊救命?要喊救命也要大聲一點,太小聲就沒人聽到。萬一開車不小心發生事情,在車內小聲喊救命,沒人聽見也救不到你,所以要出點力。

念佛時要無常想,無常在後面追,誰才能救你?「阿彌陀佛」。一念接一念,這樣才不累,並非要你當火車頭,只是我的經驗分享。大家互相拉一把、互相接龍,我念的「阿彌陀佛」音聲落下來時,你就要接著念,但是不一定要著念高音,主要是接續不斷,可是也不能氣弱又速度慢,速度要一樣。

念佛第三天了,大家要從心關照,心平靜時,就會看到自己很多毛病。

誰才能「舉起一聲佛名,更無異見,如太阿劍,橫按當軒。如大火輪,星騰燄熾。」

「星騰燄熾」燒起來?什麼東西靠過去就燒起來,要有這樣的熱情來念佛。


10/02 晚課香
  今天晚上我們大家在念佛有感覺到外面有什麼聲音嗎?昨天有放鞭炮,今天就感覺很安靜。人都是有比較的,昨天有放砲的聲音今天沒有,我們就會覺得今天比昨天安靜,是不是這樣。現象上是不是比昨天安靜,你的心有沒有比較安靜、比較平靜,你的平靜是不是因為沒有放鞭炮?

整天念佛下來,在修什麼?修心?認為自己今天在修身的舉手,修心的呢?其他都沒有修身?吃點心吃的這麼胖哪有修身,那個不是修瘦的那個修,修身體調和了嗎?你的身體在念佛是否有同樣的節奏,念佛的聲調與你念佛佛號有協調嗎?

例如跳舞,唱慢的就會跳慢,唱快的就會跳快;有可能唱快跳慢嗎、唱慢跳很快?這樣應該不協調。有時看人在跳舞,你覺得他跳的很好,為什麼覺得他跳的很好,那是因為他的動作跟音樂配合的很好,所以感覺很美。

你覺得你今天心比較靜,雖然在念佛,我們的身體有沒有隨著韻律在配合、前進,呼吸也是一樣,念佛是要用氣力的。我們在念的時候,第一天會比較不順,那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整個身體和心內外配合,就能夠產生效果讓我們的心靜下來。大家有沒有去想?如果第二天就有這種感覺,那七天下來,我們的心是不是更靜。

身上的動作會影響我們的心,所以在佛教理論上說:念佛能讓心靜下來!我們也有很多信徒學佛數十年,說不定這是第一次來參加念佛,會不會覺得我以前怎麼都沒有來。明年我們淨業林成立二十週年,我們信徒都很忙,做義工,忙東忙西,大家還是重理解,會看人間福報,請你寫一篇心得投稿人間福報,學佛念佛有什麼感覺?可能從去年說到現在你還未寫。理論上我感覺不錯,我來寫我來投稿可能影響多人來念佛,可是一直都沒做。理悟不如行修,行解並重。理解上解悟講什麼都聽的懂,做到了嗎?

日前跟一個信徒在談話才知道,他是我們信徒的家人,佛陀紀念館落成至今,居然一次都沒來過。他太太經常來做義工,但她先生一直都沒來過。每次要來都說:我們家太太代表去佛光山就好了。他也知道有佛光山,但一直都沒來過,這個就是了解比較快,做到比較難。

所以我們念佛可以念到怎樣念佛三昧,念佛三昧是所有三昧中第一的,還是有人到現在沒有來。修禪的禪修三昧還不如念佛三昧,這是佛經裡面說的。

禪宗及淨土宗,現在佛教就是這兩種宗派較多人修行,那其他的呢?拜佛、打坐、修行的,都是禪宗和淨土宗信徒比較多,比如天台宗會說經,會來念佛嗎?自認是天台宗、華嚴宗的,在家看華嚴經的不會來。看大般若經、大智度論的會來嗎?沒有。

最近依空法師在人間衛視,才講到卷三十,已講了九十多集。所以這些人說我看完再來修,有可能看完也沒機會修了,所以我們說行解並重不容易,我們來念佛就是讓大家達到行解並重。

晚上的開示時間會長一點,就是讓大家在佛法上多聽一點,念佛都念一整天了,心都靜下來了,如果達到效果你聽開示就聽的比較懂。

今天要講淨土宗第十一位祖師「省安大師」,在清朝1686年,上一位介紹的祖師是誰?行策大師他圓寂是幾年?馬上聽了就忘記,1628年到1682年他的出生到往生,就這麼剛好這四個數字。

省安大師1686年在中國江蘇常蘇,後來大家把他列為第十一代祖師,他俗姓時,在當地是名門望族書香門第,名字叫實賢,字思齊,他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見賢思齊,江蘇常俗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8月初8生,世代都是讀書人,還有一個特色,省安大師出生不吃葷,天生不碰葷食,他就是清靜的。

我聽過有位信徒說,他有個孫子長的很莊嚴,看起來很瘦弱,心想煮個排骨稀飯給他吃,餵下去就吐出來,只要餵葷食就吐,孩子不會說話,帶去算命說這個孩子不能吃葷。

省安大師也是這樣,從小出生就不碰葷食,而且聰明、本性乖巧,他跟他母親因緣也很深,他出生沒多久父親就往生了,他跟母親相依為命,所謂母子連心,他母親張氏早就知道這孩子有善根,應該將來會親近佛門。

他母親在他七歲時,將他帶去寺院裡住,在清涼庵拜龍璇和尚為師,還沒出家,讓他適應寺廟的生活,他從小就吃素當然可以適應。他跟他師父學些佛法、經書,孩子該學的學問,到康熙39年,1700年他大約15歲,才剃度修具足戒。

以前十五歲就可修具足戒,具足戒就是正式出家人、成年的出家人,如果修沙彌、沙彌尼戒,是屬於剛出家的,還沒受具足戒,只有受十戒。

受具足戒是比丘、比丘尼,所以他到十五歲受具足戒,星雲大師也是十幾歲受具足戒,省安大師他也是十五歲受具足戒,受具足戒成為正式出家眾,剃度落髮。

在網路上找到四則有關省安大師的資料,其中三則談到他在善仁寺看見出家人在他面前摔跤往生,因此悟到無常。其中一則記載是普仁寺,只差一個字是差很多的,如果一般人就會說:有三個說善仁寺只有一個說普仁寺、你會選擇哪一個?永樂法師幫我做的資料是普仁寺,我就去找答案。善仁寺在目前位置日本京都,省安大師有可能做船到日本嗎?普仁寺在浙江麗水縣,那你想哪一個比較可能?答案就是普仁寺。

我們再說看見出家人在他前面摔倒往生就悟到無常,我查的資料有將省安大師剃度受戒通通記載下去,一般來說受具足戒是長大成人,像省安大師受具足戒他已經會書法和各種奴生都會的東西,包括出家人會的佛學他也都會了,但他只有應化到我們中國的江蘇49年,短短不到50年,他做了很多的事情,所以被列為第十一位祖師,

他是最年輕的,祖師裡面也是最年輕的,怎麼成為祖師ㄧ定有他過人之處,所以他非常專注在佛法上面。他認為生死大事真的是很重要,所以當他母親往生的時候,他很孝順,七七四十九天跪在母親靈前誦大方便佛報恩經。大方便佛報恩經是說佛過去生行孝道,怎樣發菩提心,七七四十九天為他的母親誦經,後來在母親忌日也會設供。

上次說到蓮池大師,他三十二歲出家,算很晚了,他是媽媽在世不敢出家,媽媽往生後,帶著母親牌位出家。到他快圓寂時八十歲,他每年必替他母親超度。蓮池大師是農曆七月出世,每年七月為母親超度,他要往生時還事先交代,要為他母親和祖先們寫牌位超度,所以孝道要圓滿。我們這些高僧大德尤其是淨土宗的祖師,蓮池大師、省安大師都是對媽媽盡孝道。

有一回他到普仁寺,有位出家人在他前面跌倒,無常到了不呼吸了,他看到並感覺到了生命無常。我們有沒有感覺生命的無常,若有感覺到,你會保握時間修行,不會說要去當義工,打佛七等有空,等退休後在去,萬一你還沒退休就往生了呢?所以我們能打佛七的時間就要保握。

像我今天在電梯遇到一位年輕人,他從義大來到山上,好像是辦事還是開會,聽到我們這裡可以念佛、修行他就來了。他八九點還要趕回學校,所以可能就要坐計程車,可是他還是要來念佛。這個年輕人就是有善根、跟佛有緣,前輩子他就有修,這輩子遇到這個因緣。因為過去生有修因緣很深,而不是隨便修的,因此這輩子就有那種吸引力。

今天我來到佛光山有人在打佛七,就算再忙也要念一枝香,就是剛剛站起來很久的那位,因為腳麻不敢動怕跌倒。所以你看年輕人,我們像有些人退休在家裏每天打電話說這說那,這個機會要保握。

像省安大師看見那個出家人在他面前出現,就是世現無常法給他看,讓他精進修行,從那次開始,就非常警惕自己要精進修行,非常嚴格堅持戒律,衣缽不離身,日中一食,常常不倒單。

在經文裡有介紹:常常坐在那禪修念佛,很少躺下來等於不倒單,不倒單他還雲遊四方,參訪善知識,所以到25歲開始學經教,跟著取成法師、上壇法師,都是天台宗有名的講經大德,也是藕益大師的徒弟。

為什麼後來跟這些大德學習經典教理,學習大乗的佛法,這些大乗小乗經典他都學,經過三年他都學會、融會貫通,因為他學的很好,這些大德是藕益大師那一派,他就傳法給省安大師,天台正宗第四世,藕益大師是第一世。

其實藕益大師講經說法與天台宗分類交文解譯,天台宗講經說法最清楚,所以最後省安大師說法華經說的很好,好到讓四方信徒請他去說經,別看他年輕25歲拜師學經典,不到三十歲經文都學通了。

請問各位你們三十歲在做什麼?為什麼人家是祖師,我們差人家這麼多,要如何補救呢?追上他。到目前為止,淨土宗祖師省安大師第一名,ㄧ天念佛十萬句;永明延壽禪師七萬句。省安大師每日十萬聲佛號,到目前有人破紀錄嗎?

我知道七萬聲是不吃不睡,那十萬聲是如何做到?大家要精進,一念接一念不斷,等一下做回向三皈依,大家心裡保持念佛不斷,去睡覺什麼話都不要說,假如你可以念到去睡覺到明早打板還在清靜念佛,清清楚楚就有可能十萬聲佛號,大家一起試試看。現在我們一起來念佛。


10/02 下午香
  如果因為時間上不允許,會方便老參來二日念佛,但是七日念佛還是比較好的。

到今天我發現很多老參,心還沒有帶來,因為在走路繞佛時,明明窗簾已拉起來了還一直想向外攀緣,人的那種想向外攀緣外境的六根不淨,習氣未除。

昨日我們提到為何心著意,乃是因為身口意業緣六情。我們眼識就例如:我看見了那個人,我們看見那個人所產生的影響,如果有跌倒受傷的地方氣血不通,有一個方法,讓我們轉移注意力,專注在念佛上。當無常來了,身壞之時就跟身體道別,別再執著,否則被境界分了心,起了我執時,就跟著無明去了。

所以念佛為何要越念越快,如果速度會越來越慢,就是因為分心了,才會越來越慢, 而且相對的如果念慢也就容易分心起妄念。念佛要專注在佛號上,我們跟著帶領人的速度,是因為預防散漫與攀緣而分心,所以會教各位要跟著一個目標緊追不捨,才會專注在佛號上。跟著維那也好、堂主也好,跟緊才不會跟丟了。

阿彌陀佛就好像是一個大人,我們是小孩子,過堂也好、行走也好,都要持續念佛,緊緊跟隨。止靜時呼吸有打呼的聲音是不對的,這個聲音叫做喘象。呼吸調和氣就會順,氣順念佛的聲音就會順。音調也要一致,不要高低和長短,就如長跑選手,為了要跑得快,就會開始丟身上多餘的東西,這時候就沒有執著了。

嘮叨幾句乃是期許各位在修行上有所收穫,現在...我們繼續念佛...


10/01 晚課香
  各位蓮友大家吉祥!阿彌陀佛!

現在我們佛光人講吉祥比講阿彌陀佛還多,因為習慣了!我們人有很多習慣,好習慣要養成,壞習慣要改,修行就是修正行為,今天佛七第一天,住持和尚來起七,要讓我們的心能專注,一心念佛!要如何用功呢?新參有時候不知道,開示就是把經驗分享。

若能發起菩提心來念佛就更好了!這次的佛七希望大家對佛法能更了解,發心念佛,因此起七法語:「三界萬法全由心」,三界是欲界,色界,無色界,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,心在哪裡?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,佛祖的身口意歸於一心,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,這個眾生就是佛,所有萬法因為心,心從哪裡來?心如何創造萬法?

暑假來了三個颱風很大,17級風,颱風那麼大,宇宙三界內的事情佛經都有解釋,依佛經裡分別功德經說,下雨有綿綿細雨,就是天雨,天降雨,天道是人間行善的人投生到那裏享天福,天下雨,愛護天下眾生,滋潤萬物。

粗雨是龍王雨,龍王要下雨要經過天帝降玉旨才能下雨,每個地方的江、河、海都有龍王在負責。

暴風雨就是阿修羅與帝釋天在大戰,天界是行善的,阿修羅也算天道,為什麼要去打帝釋天?因為帝釋天比他好,人間修到阿修羅天的比較多,力量強大就會想去帝釋天宮參觀,兩方就會吵架,暴風雨就是這樣發生的。颱風強時,要多念佛、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迴向帝釋天。

有一位法師誦華嚴經,誦得很好,有一次天神下來,拜託法師誦經,因為跟阿修羅大戰力量不夠,請法師幫忙誦經,結果就把阿修羅打敗了,於是天神天將都來向法師道謝!

現在新聞報導都是負面的消息,輿論的力量影響眾生的心,三界萬法從心起,心存甚麼想法,外境也會跟著改變。身體所做,嘴巴所說,心裡所想的就是我們的業,身口意的造業都是因為六情,眼睛看,耳朵聽,我們現在唸佛,嘴巴念六字洪名,要念得清清楚楚,聽的明明白白,六根會攀緣造業,我們要怎麼辦?念佛!現在末法時期要靠念佛,念佛心才會正、才會清、才會明,才知道甚麼該做,甚麼不該做!

念佛發菩提心也很重要!發願每個月來打佛七,要全勤,生病也要來,發菩提心念佛才會拼命,雖然不能馬上成佛,最起碼心會清,智慧會明,念佛會有慈悲心,看到眾生就不會隨意殺害,開顯智慧,身心清淨,來打佛七,冤親債主會不高興,障礙我們,念佛迴向給他們,解冤釋結,不管怎麼樣都要發心,希望眾生念佛將來都能成佛,成佛就是成就菩提道,要發菩提心,念佛就像念自己一樣,自己的心就會越來越清明,智慧開,身心淨化,繼續念佛!